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xocorrologen | 1007231-9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xocorrologen
英文别名
4-[10,15-Bis(3,5-ditert-butyl-4-oxocyclohexa-2,5-dien-1-ylidene)-21,22,23,24-tetrahydrocorrin-5-ylidene]-2,6-ditert-butylcyclohexa-2,5-dien-1-one;4-[10,15-bis(3,5-ditert-butyl-4-oxocyclohexa-2,5-dien-1-ylidene)-21,22,23,24-tetrahydrocorrin-5-ylidene]-2,6-ditert-butylcyclohexa-2,5-dien-1-one
oxocorrologen化学式
CAS
1007231-98-2
化学式
C61H72N4O3
mdl
——
分子量
909.268
InChiKey
KQRYMBRBMQFEM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2
  • 重原子数:
    6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114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xocorrologen对硝基溴化苄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34%的产率得到C68H77N5O5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致氧色原中的互变异构现象。
    摘要:
    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腐蚀作用的大环化合物,被半醌基取代的氧色原(2)。发现它在大环核心(氮原子)和外围(苯酚氧原子)的负电性原子位点之间发生可交换质子的多重互变异构。在一个大环氮原子上带有4-硝基苄基的烷基化反应生成3,根据溶剂的不同,其可以仅以两种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已经通过(1)H NMR光谱在各种溶剂和溶剂混合物中研究了互变异构现象。D互变异构体相对能量的DFT计算已经支持了互变异构体的结构分配。N-硝基苄基衍生物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分子内氢键可能是稳定观察到的互变异构体的原因。2和3互变异构的溶剂依赖性赋予了溶剂变色现象。对2和3分别以醌形式进行的电化学测量揭示了不可逆的过程,但表明它们都具有缺电子性,且HOMO-LUMO间隙较小,并且其第一还原电势接近于富勒烯电子受体。
    DOI:
    10.1002/chem.200701428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醛air丙酸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1%的产率得到oxocorrologen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致氧色原中的互变异构现象。
    摘要:
    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腐蚀作用的大环化合物,被半醌基取代的氧色原(2)。发现它在大环核心(氮原子)和外围(苯酚氧原子)的负电性原子位点之间发生可交换质子的多重互变异构。在一个大环氮原子上带有4-硝基苄基的烷基化反应生成3,根据溶剂的不同,其可以仅以两种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已经通过(1)H NMR光谱在各种溶剂和溶剂混合物中研究了互变异构现象。D互变异构体相对能量的DFT计算已经支持了互变异构体的结构分配。N-硝基苄基衍生物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分子内氢键可能是稳定观察到的互变异构体的原因。2和3互变异构的溶剂依赖性赋予了溶剂变色现象。对2和3分别以醌形式进行的电化学测量揭示了不可逆的过程,但表明它们都具有缺电子性,且HOMO-LUMO间隙较小,并且其第一还原电势接近于富勒烯电子受体。
    DOI:
    10.1002/chem.2007014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utomerism in Novel Oxocorrologens
    作者:Yongshu Xie、Jonathan P. Hill、Amy Lea Schumacher、Paul A. Karr、Francis D'Souza、Christopher E. Anson、Annie K. Powell、Katsuhiko Ariga
    DOI:10.1002/chem.200701428
    日期:——
    solvent mixtures. Tautomer structure assignments have been supported by DFT calculations of the relative energies of the tautomers. X-ray crystallography of the N-nitrobenzyl derivative has revealed that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may be responsible for stabilizing the observed tautomers. The solvent dependence of the tautomerism of 2 and 3 confers solvatochromism.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腐蚀作用的大环化合物,被半醌基取代的氧色原(2)。发现它在大环核心(氮原子)和外围(苯酚氧原子)的负电性原子位点之间发生可交换质子的多重互变异构。在一个大环氮原子上带有4-硝基苄基的烷基化反应生成3,根据溶剂的不同,其可以仅以两种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已经通过(1)H NMR光谱在各种溶剂和溶剂混合物中研究了互变异构现象。D互变异构体相对能量的DFT计算已经支持了互变异构体的结构分配。N-硝基苄基衍生物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分子内氢键可能是稳定观察到的互变异构体的原因。2和3互变异构的溶剂依赖性赋予了溶剂变色现象。对2和3分别以醌形式进行的电化学测量揭示了不可逆的过程,但表明它们都具有缺电子性,且HOMO-LUMO间隙较小,并且其第一还原电势接近于富勒烯电子受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