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methoxybenzyl)-N-methyl acetoacetamide | 475201-0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methoxybenzyl)-N-methyl acetoacetamide
英文别名
N-[(3-methoxyphenyl)methyl]-N-methyl-3-oxobutanamide
N-(3-methoxybenzyl)-N-methyl acetoacetamide化学式
CAS
475201-07-1
化学式
C13H17NO3
mdl
——
分子量
235.283
InChiKey
OBHYEBBGFVHFG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46.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clopentadienylruthenium(II) trisacetonitrile hexafluorophosphate 、 N-(3-methoxybenzyl)-N-methyl acetoacetamide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CpRu(η6-N-(3-methoxybenzyl)-N-methyl acetoacetamide)](PF6)
    参考文献:
    名称:
    钌配位通过分子内亲核加成Spirolactams至η 6个-Arene金属配合物
    摘要:
    (η环己二烯基钌(II)结合有azaspirocyclic环系络合物已经从制备6 - ñ -苄基乙酰乙酰胺)CPRU(II)前体通过分子内亲核芳族加成/烯醇化物捕获反应序列。发现螺环化方法适用于各种烷基,烷氧基和氯取代的N-苄基乙酰乙酰胺配体,环己二烯基产物的分离产率为44%至86%。相反,相关芳烃钌络合物制备了乙酰苯和苯乙基的乙酰乙酰胺未能接受螺环,但被发现参与分子小号ñAr反应(分别导致四氢萘酮和苯并ze庚酮环系统的形成)。因此,在这些反应中,将亲核中心与配位的芳烃环连接的侧链的构象迁移性对于控制芳族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很重要。LiAlH 4将几种螺内酰胺复合物还原为相应的Ru配位螺环胺;但是,通过配体质子化从CpRu(II)中心除去环己二烯基部分的尝试失败。
    DOI:
    10.1021/om020592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Coordinated Spirolactams via Intramolecular Nucleophilic Addition to η<sup>6</sup>-Arene Metal Complexes
    作者:F. Christopher Pigge、John J. Coniglio、Shiyue Fang
    DOI:10.1021/om020592p
    日期:2002.10.1
    contrast, related arene ruthenium complexes prepared from benzyl acetoacetate and phenethyl acetoacetamide failed to undergo spirocyclization, but were found to participate in intramolecular SNAr reactions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tetralone and benzazepinone ring systems, respectively). Thus, the conformational mobility of the side chain linking the nucleophilic center to the coordinated arene ring
    (η环己二烯基钌(II)结合有azaspirocyclic环系络合物已经从制备6 - ñ -苄基乙酰乙酰胺)CPRU(II)前体通过分子内亲核芳族加成/烯醇化物捕获反应序列。发现螺环化方法适用于各种烷基,烷氧基和氯取代的N-苄基乙酰乙酰胺配体,环己二烯基产物的分离产率为44%至86%。相反,相关芳烃钌络合物制备了乙酰苯和苯乙基的乙酰乙酰胺未能接受螺环,但被发现参与分子小号ñAr反应(分别导致四氢萘酮和苯并ze庚酮环系统的形成)。因此,在这些反应中,将亲核中心与配位的芳烃环连接的侧链的构象迁移性对于控制芳族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很重要。LiAlH 4将几种螺内酰胺复合物还原为相应的Ru配位螺环胺;但是,通过配体质子化从CpRu(II)中心除去环己二烯基部分的尝试失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