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2'-bromoallyl)-2-[3"-trimethylsilyl-2"-propynyl]malonate | 848927-3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2'-bromoallyl)-2-[3"-trimethylsilyl-2"-propynyl]malonate
英文别名
2-(2-bromo-allyl)-2-(3-trimethylsilanyl-prop-2-ynyl)-malonic acid dimethyl ester;Dimethyl 2-(2-bromoprop-2-enyl)-2-(3-trimethylsilylprop-2-ynyl)propanedioate
dimethyl 2-(2'-bromoallyl)-2-[3"-trimethylsilyl-2"-propynyl]malonate化学式
CAS
848927-37-7
化学式
C14H21BrO4Si
mdl
——
分子量
361.308
InChiKey
RYUWJNWSQVUYP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8.3±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9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1-propenyltributyltindimethyl 2-(2'-bromoallyl)-2-[3"-trimethylsilyl-2"-propynyl]malonate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7%的产率得到5-methyl-7-trimethylsilanyl-1,3,4,5-tetrahydro-indene-2,2-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级联钯介导的交叉偶联/电环化方法来构建稠合的双环和三环。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用的钯催化的环化/交叉偶联/电环化策略,用于合成稠合的双环和三环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束缚环大小和功能性(包括前所未有的5,6,4,5-稠合四环),可获得优异的多环产物收率。在电环化之前,反应机理具有两个不同寻常的钯介导的异构化作用。
    DOI:
    10.1021/ol800795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涉及 2-溴-1,6-烯炔和双环亚丙基的分子内和分子间 Heck 反应的新型级联轻松构建螺环丙烷化双、三和四环骨架
    摘要:
    在炔烃末端具有庞大取代基的无环 2-溴-1,6-烯炔 5-R、9-R 和 11-R 在 80°C 的钯催化下与高度紧张的双环亚丙基 (12) 共环化,得到交叉共轭四烯 13-R、18-R 和 19-R 的产率中等至良好 (34-71%)。只有 5-Ph 的共环化产生了额外的产物,它被确定为 11 元环 20。在升高的温度(120-140°C)下,最初形成的四烯经历 6π-电环化得到螺[环丙烷-1,4'-双环[4.3.0]-1(6),2-二烯] 21-R、22-R 和 23-R。这种新型的螺环丙烷化低聚环也可通过一锅法获得。四烯和双环的产率最高[4.3。0]壬二烯及其杂类似物在前体的炔末端具有大的取代基。含杂原子的前体 9-R 和 11-R 的产率低于其全碳类似物 5-R。无环 2-bromo-1,8-dien-6-ynes 28a,b,c 在钯催化下与双环亚丙基 (12) 在 110 °C
    DOI:
    10.1002/ejoc.2004006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cile Construction of Spirocyclopropanated Bi-, Tri- and Tetracyclic Skeletons by Novel Cascades Involving Intra- and Intermolecular Heck Reactions of 2-Bromo-1,6-enynes and Bicyclopropylidene
    作者:Michael Schelper、Armin de Meijere
    DOI:10.1002/ejoc.200400668
    日期:2005.2
    elevated temperatures (120−140 °C) the initially formed tetraenes underwent 6π-electrocyclization to give spiro[cyclopropane-1,4′-bicylo[4.3.0]-1(6),2-dienes] 21-R, 22-R and 23-R. This novel class of spirocyclopropanated oligocycles is also accessible by a one-pot protocol. The highest yields for both the tetraenes and bicyclo[4.3.0]nonadiene and its heteroanalogues were obtained with bulky substituents
    在炔烃末端具有庞大取代基的无环 2-溴-1,6-烯炔 5-R、9-R 和 11-R 在 80°C 的钯催化下与高度紧张的双环亚丙基 (12) 共环化,得到交叉共轭四烯 13-R、18-R 和 19-R 的产率中等至良好 (34-71%)。只有 5-Ph 的共环化产生了额外的产物,它被确定为 11 元环 20。在升高的温度(120-140°C)下,最初形成的四烯经历 6π-电环化得到螺[环丙烷-1,4'-双环[4.3.0]-1(6),2-二烯] 21-R、22-R 和 23-R。这种新型的螺环丙烷化低聚环也可通过一锅法获得。四烯和双环的产率最高[4.3。0]壬二烯及其杂类似物在前体的炔末端具有大的取代基。含杂原子的前体 9-R 和 11-R 的产率低于其全碳类似物 5-R。无环 2-bromo-1,8-dien-6-ynes 28a,b,c 在钯催化下与双环亚丙基 (12) 在 110 °C
  • A Cascade Palladium-Mediated Cross-Coupling/Electrocyclization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used Bi- and Tricyclic Rings
    作者:S. B. Jennifer Kan、Edward A. Anderson
    DOI:10.1021/ol8007952
    日期:2008.6.5
    A versatile palladium-catalyzed cyclization/cross-coupling/electrocycl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fused bi- and tricyclic ring systems is described. Excellent yields of the polycyclic products are obtained with a range of tethering ring sizes and functionality, including an unprecedented 5,6,4,5-fused tetracycl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features two unusual palladium-mediated isomerizations
    描述了一种通用的钯催化的环化/交叉偶联/电环化策略,用于合成稠合的双环和三环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束缚环大小和功能性(包括前所未有的5,6,4,5-稠合四环),可获得优异的多环产物收率。在电环化之前,反应机理具有两个不同寻常的钯介导的异构化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