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5-二氯苯氨基)-丙酸 | 150571-02-1

中文名称
3-(3,5-二氯苯氨基)-丙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β-(3,5-dichloroanilino)propionic acid
英文别名
3-[(3,5-dichlorophenyl)amino]propanoic acid;3-(3,5-Dichloro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3-(3,5-dichloroanilino)propanoic acid
3-(3,5-二氯苯氨基)-丙酸化学式
CAS
150571-02-1
化学式
C9H9Cl2NO2
mdl
——
分子量
234.082
InChiKey
JLQFNPSDKJAWC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2.4±35.0 °C(Predicted)
  • 密度:
    1.45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49.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2499990

SDS

SDS:2a7024bc5e833917e2264bb53b2ef77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5-二氯苯氨基)-丙酸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喹氧灵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苯氧喹啉及其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氧喹啉及其合成方法,该苯氧喹啉包括以下原料:水、丙烯酸乙酯、氯化锌、冰醋酸、3,5‑二氯苯胺、乙醇、氢氧化钠、甲苯、多聚磷酸、正辛烷、Pd/C催化剂、二氯乙烷、三氯氧磷、对氟苯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本发明所得的苯氧喹啉的含量大于98.0%,收率为50%以上,生产成本低,其合成苯氧喹啉过程中不需要经过水解、高温脱羧等工艺,操作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适用于企业规模化生产。
    公开号:
    CN108689927B
  • 作为产物:
    描述:
    3-(3,5-二氯苯胺基)丙腈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90%的产率得到3-(3,5-二氯苯氨基)-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Process for 4,5,7-Trichloroquinoline, A Key Intermediate for Agrochemical Synthesis
    摘要:
    A short, simple, and industrially feasibl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5,7-trichloroquinoline, starting from 3,5-dichloroaniline and acrylonitrile, in essentially three steps, is discuss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preparative process, including the impurity profile, of each intermediate.
    DOI:
    10.1021/op010111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amides Substituted with Quinoline-Linked 1,2,4-Oxadiazole: 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Toxicity to Zebrafish Embryo
    作者:Bin-Long Sun、Ying-Ying Wang、Sen Yang、Min-Ting Tu、Ying-Ying Shao、Yi Hua、Yi Zhou、Cheng-Xia Tan
    DOI:10.3390/molecules27123946
    日期:——
    high activity, broad spectrum and low-toxicity, 17 benzamides substituted with quinoline-linked 1,2,4-oxadiazole were designed using the splicing principle of active substructures and were synthesiz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10 fungi, indicating that some of the synthetic compounds showed excellent fungicidal activities. For example, at 50 mg/L,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13p
    为开发具有高活性、广谱、低毒的新化合物,利用活性亚结构的剪接原理,设计合成了17种喹啉连接的1,2,4-恶二唑取代的苯甲酰胺。对 10 种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估,表明一些合成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杀菌活性。如50 mg/L时,13 p (3-Cl-4-Cl取代,86.1%)对核盘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喹氧芬(77.8%),13f(3 -CF 3取代,77.8%)与喹氧芬相当。13 f的杀菌活性和13 p 对核盘菌的影响优于喹氧芬(14.19 mg/L),EC 50分别为6.67 mg/L和5.17 mg/L。此外,13 p的急性毒性为19.42 mg/L,属于低毒化合物。
  • 含喹啉环1,2,4-噁二唑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4656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和药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喹啉环1,2,4‑噁二唑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由3,5‑二氯苯胺与丙烯酸乙酯经加成、水解、环合、氧化合成中间体5;3‑碘苯甲酸经酯化、氰基化生成化合物8,化合物8再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偕胺肟9,偕胺肟9与氯乙酰氯环化合成化合物10,化合物10经水解、缩合得到中间体12;中间体5与中间体12经醚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所得产物的结构经核磁氢谱表征,并对所得的17个目标产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ppm浓度下,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目标产物对10种供试菌种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 JPH05155856A
    申请人:——
    公开号:JPH05155856A
    公开(公告)日:1993-06-22
  • 一种苯氧喹啉及其合成方法
    申请人: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868992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氧喹啉及其合成方法,该苯氧喹啉包括以下原料:水、丙烯酸乙酯、氯化锌、冰醋酸、3,5‑二氯苯胺、乙醇、氢氧化钠、甲苯、多聚磷酸、正辛烷、Pd/C催化剂、二氯乙烷、三氯氧磷、对氟苯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本发明所得的苯氧喹啉的含量大于98.0%,收率为50%以上,生产成本低,其合成苯氧喹啉过程中不需要经过水解、高温脱羧等工艺,操作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适用于企业规模化生产。
  •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Process for 4,5,7-Trichloroquinoline, A Key Intermediate for Agrochemical Synthesis
    作者:B. Chandrasekhar、A. S. R. Prasad、S. Eswaraiah、A. Venkateswaralu
    DOI:10.1021/op010111y
    日期:2002.5.1
    A short, simple, and industrially feasibl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5,7-trichloroquinoline, starting from 3,5-dichloroaniline and acrylonitrile, in essentially three steps, is discuss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preparative process, including the impurity profile, of each intermediat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