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氨基-2-羟基丙氧基)丙烷-1,2-二醇 | 163340-45-2

中文名称
3-(3-氨基-2-羟基丙氧基)丙烷-1,2-二醇
中文别名
3-(3-氨基-2-羟丙氧基)丙烷-1,2-二醇
英文名称
propylene glycol (1-amino-2-propanol) ether
英文别名
3-(3-Amino-2-hydroxypropoxy)propane-1,2-diol
3-(3-氨基-2-羟基丙氧基)丙烷-1,2-二醇化学式
CAS
163340-45-2
化学式
C6H15NO4
mdl
——
分子量
165.189
InChiKey
PATNABGTIWTZ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5.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2,3-环氧丙氧基)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 在 sodium azide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氯化铵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8.0h, 生成 3-(3-氨基-2-羟基丙氧基)丙烷-1,2-二醇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带有羟基和甲氧基的醚链调节bpa Cu(II)配合物的DNA结合和裂解
    摘要:
    摘要从吡啶醛和相应的胺经还原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带有羟基和甲氧基醚醚的bpa(双(2-picolyl)胺)衍生物(1b,2e,3f,4c,5d)。他们的Cu(II)配合物分别带有额外的硝酸根(6a–b)和高氯根(7a–e)配体,已被鉴定并进行了DNA裂解研究。由于从文献中已知6a的水解DNA切割活性,所以已经进行了包含新型衍生物的进一步实验。这些结果表明,在标准裂解实验中,衍生物7e产生的线性DNA比6a多出10倍。考虑到Cu(II)中心的氧化还原活性,还研究了这种bpa配合物的可能的氧化裂解活性。
    DOI:
    10.1016/j.ica.2016.02.0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reaction of sulfamic acid derivatives with epoxides
    作者:A. S. Ermakov、P. V. Bulatov、V. A. Tartakovsky
    DOI:10.1007/bf02495401
    日期:1997.3
    Reactions of diglycidyl and allylglycidyl ethers with salts of sulfamic acid followed by acidic hydrolysis of the products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aminoethers. The alcoholysis of sulfamic acids with ethanol was suggested as a method for mild elimination of the sulfo group.
    二缩水甘油醚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氨基磺酸盐的反应,然后产物的酸水解得到相应的氨基醚。氨基磺酸与乙醇的醇解被建议作为温和消除磺基的方法。
  • Tuning the DNA binding and cleavage of bpa Cu(II) complexes by ether tethers with hydroxyl and methoxy groups
    作者:Airlangga Arya Janitra Sudarga Tjakraatmadja、Carsten Lüdtke、Nora Kulak
    DOI:10.1016/j.ica.2016.02.034
    日期:2016.10
    (1b, 2e, 3f, 4c, 5d) carrying ether tethers with hydroxyl and methoxy groups,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pyridine aldehyde and the respective amines by reductive amination. Their Cu(II) complexes carrying additional nitrato (6a–b) and perchlorato (7a–e) ligands, respectively,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subjected to DNA cleavage studies. Since the hydrolytic DNA cleavage activity of 6a is known from
    摘要从吡啶醛和相应的胺经还原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带有羟基和甲氧基醚醚的bpa(双(2-picolyl)胺)衍生物(1b,2e,3f,4c,5d)。他们的Cu(II)配合物分别带有额外的硝酸根(6a–b)和高氯根(7a–e)配体,已被鉴定并进行了DNA裂解研究。由于从文献中已知6a的水解DNA切割活性,所以已经进行了包含新型衍生物的进一步实验。这些结果表明,在标准裂解实验中,衍生物7e产生的线性DNA比6a多出10倍。考虑到Cu(II)中心的氧化还原活性,还研究了这种bpa配合物的可能的氧化裂解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