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利用N-丁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BHL)和N-(3-氧代十二烷基)-L-高丝氨酸内酯(OdDHL)作为小分子细胞间信号,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QS调节剂能有效减弱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因此,它们有可能成为一类新型抗菌剂。在生理条件下,BHL和OdDHL中的内酯环会发生水解,且水解速率快于α-手性中心的消旋化。设计并合成了非水解、非消旋的类似物(小分子探针),用酮基取代了内酯环。研究发现,除非在β-酮胺基之间进行二氟化,否则OdDHL类似物相对不稳定,易于分解。对一种非水解的环己酮类似物的稳定性研究显示,α-手性中心的消旋化相对较慢。该类似物的检测结果表明,L-异构体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ATCC39006株中QS自诱导活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