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吡啶基(2-硫酮-3-噻唑烷基)甲酮 | 367906-48-7

中文名称
3-吡啶基(2-硫酮-3-噻唑烷基)甲酮
中文别名
N-(吡啶-3-甲酰)基噻唑烷硫酮
英文名称
3-(3-pyridinylcarbonyl)-1,3-thiazolidine-2-thione
英文别名
(2-thioxo-1,3-diazolidin-3-yl)-pyridin-3-yl-methanone;3-(Pyridine-3-carbonyl)thiazolidin-2-thione;pyridin-3-yl-(2-sulfanylidene-1,3-thiazolidin-3-yl)methanone
3-吡啶基(2-硫酮-3-噻唑烷基)甲酮化学式
CAS
367906-48-7
化学式
C9H8N2OS2
mdl
——
分子量
224.307
InChiKey
LKJOPGWQGAGTP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4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9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SDS

SDS:0be0cb3d57d92b7b4630425fb016c079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甲苯3-吡啶基(2-硫酮-3-噻唑烷基)甲酮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85%的产率得到1-methyl-3-(2-thioxo-1,3-thiazolidine-3-carbonyl)pyridin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硫羰基和羰基与吡啶核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
    摘要:
    (1)H 和 (13)C NMR 研究、UV-vis 光谱分析和 X 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硫代羰基和吡啶原子核之间以及羰基和吡啶原子核之间的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酰胺 1 和 3,以及吡啶鎓盐 2 和 4。 Deltadelta 值的比较,即与参考化合物 5 或 6 的化学位移差异,表明 2 和 4 的绝对 Deltadelta 值远大于 1和 3.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2a 的 C=S 基团的 n-->pi 吸收在 CHCl(3) 中表现出明显的蓝移。1-4 的 X 射线晶体学分析清楚地表明,与 1 和 3 的情况相比,2a 的 C=S 基团和 4 的 C=O 基团非常接近吡啶鎓部分。此外,2a 的 X 射线晶体堆积结构显示 C=S 基团夹在两个吡啶环之间。这些实验结果强烈表明在溶液和晶体中存在有吸引力的 (C=S)...Py(+) 和 (C=O)...Py(+) 相互作用。在 HF/6-311G
    DOI:
    10.1021/ja0490119
  • 作为产物:
    描述:
    2-巯基噻唑啉氯化烟碱盐酸盐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96%的产率得到3-吡啶基(2-硫酮-3-噻唑烷基)甲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硫代羰基或羰基与吡啶鎓核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对1,4-二氢吡啶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通过将烯酮甲硅烷基乙缩醛和有机金属试剂向吡啶鎓盐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加成来制备手性1,4-二氢吡啶。在加成反应中,硫代羰基或羰基与吡啶鎓核之间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实现选择性中起重要作用。在转化为合适的衍生物后,通过X射线分析和CD棉花效应确定新产生的1,4-二氢吡啶的立体异构中心的绝对构型。提出了基于RHF / 3-21G ∗的从头算的立体选择性的工作模型。
    DOI:
    10.1016/s0040-4020(01)0089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dsDNA binding unnatural oligopeptides with pyrimidine selectivity
    作者:Zhenyu Zhang、Patrick Chaltin、Arthur Van Aerschot、Jeff Lacey、Jef Rozenski、Roger Busson、Piet Herdewijn
    DOI:10.1016/s0968-0896(02)00268-7
    日期:2002.11
    to redirect the interaction to mixed sequences. This way, new unnatural oligopeptide motifs and hybrid molecules have been developed endowed with different sequence selectivi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nnatural peptide library approach combined with subsequent modification of selected amino acid positions, is very suited for the discovery of novel sequence-specific dsDNA binding ligands.
    固相肽库筛选,然后延伸前导识别元件以使用溶液相筛选结合到dsDNA序列(IL6的NF结合位点),从而交付了新的DNA结合肽Ac-Arg-Ual-Sar-Chi-Chi- Tal-Arg-CONH2。在本研究中,使用溴化乙锭置换试验研究了不同氨基酸侧链对肽与dsDNA结合强度的贡献。基于这些结果,通过反卷积优化了前导结构。在取代Ual-Sar片段的七肽的两个位置评估了八个新的非天然氨基酸。在这两个位置分别使用([(3-氯苯基)甲基]氨基]乙酸(Cbg)和β-环己基-1-丙氨酸(Cha)观察到最强的dsDNA结合。与Ual-Sar序列相比,亲和力增加了10倍。通过将新开发的肽片段与具有柔性间隔基的an啶衍生物连接的杂合分子,进一步增强了dsDNA的结合。这导致对dsDNA靶标的亲和力在microM范围内(K(d)为2.1 x 10(-6)M)。带有新开发的寡肽基序的DNase I足迹表明存在明
  •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1,4-dihydropyridines by way of an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a thiocarbonyl or carbonyl with a pyridinium nucleus
    作者:Shinji Yamada、Tomoko Misono、Mayumi Ichikawa、Chisako Morita
    DOI:10.1016/s0040-4020(01)00892-4
    日期:2001.10
    Chiral 1,4-dihydropyridin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addition of ketene silyl acetals and organometallic reagents to pyridinium salts. In the addition reaction, an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iocarbonyl or carbonyl with the pyridinium nucle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ringing about the selectivities.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newly produced stereogenic
    通过将烯酮甲硅烷基乙缩醛和有机金属试剂向吡啶鎓盐进行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加成来制备手性1,4-二氢吡啶。在加成反应中,硫代羰基或羰基与吡啶鎓核之间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在实现选择性中起重要作用。在转化为合适的衍生物后,通过X射线分析和CD棉花效应确定新产生的1,4-二氢吡啶的立体异构中心的绝对构型。提出了基于RHF / 3-21G ∗的从头算的立体选择性的工作模型。
  • Cation−π Interactions of a Thiocarbonyl Group and a Carbonyl Group with a Pyridinium Nucleus
    作者:Shinji Yamada、Tomoko Misono、Seiji Tsuzuki
    DOI:10.1021/ja0490119
    日期:2004.8.1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a thiocarbonyl group and a pyridinium nucleus, and between a carbonyl group and a pyridinium nucleus have been proven by (1)H and (13)C NMR studies, UV-vis spectral analyses,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es of nicotinic amides 1 and 3, and pyridinium salts 2 and 4. Comparison of the Deltadelta values, which 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emical shifts with reference
    (1)H 和 (13)C NMR 研究、UV-vis 光谱分析和 X 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硫代羰基和吡啶原子核之间以及羰基和吡啶原子核之间的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酰胺 1 和 3,以及吡啶鎓盐 2 和 4。 Deltadelta 值的比较,即与参考化合物 5 或 6 的化学位移差异,表明 2 和 4 的绝对 Deltadelta 值远大于 1和 3.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2a 的 C=S 基团的 n-->pi 吸收在 CHCl(3) 中表现出明显的蓝移。1-4 的 X 射线晶体学分析清楚地表明,与 1 和 3 的情况相比,2a 的 C=S 基团和 4 的 C=O 基团非常接近吡啶鎓部分。此外,2a 的 X 射线晶体堆积结构显示 C=S 基团夹在两个吡啶环之间。这些实验结果强烈表明在溶液和晶体中存在有吸引力的 (C=S)...Py(+) 和 (C=O)...Py(+) 相互作用。在 HF/6-311G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