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N-(4-(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butyl)dithiocarbamate | 250663-3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N-(4-(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butyl)dithiocarbam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4-(((methylthio)carbonothioyl)amino)butyl)carbamate;tert-butyl N-[4-(methylsulfanylcarbothioylamino)butyl]carbamate
methyl N-(4-(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butyl)dithiocarbamate化学式
CAS
250663-38-8
化学式
C11H22N2O2S2
mdl
——
分子量
278.44
InChiKey
LFASVMSSZHEP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10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N-(4-(1,1-dimethylethoxycarbonylamino)butyl)dithiocarbamate盐酸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E)‑N‑(4‑aminobutyl)‑2‑((3‑aminopyridin‑2‑yl)methylene)hydrazine‑1‑carbothioamide di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生物素共轭抗癌硫代氨基脲及其铁(III)和铜(II)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Triapine是thiosemicarbazones物质类别中最杰出的抗癌药物候选者,已在30多个临床I和II期研究中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实体瘤的结果相当令人失望,这可以(至少部分地)解释为由于无法有效地递送至肿瘤部位。因此,我们合成了第一个生物素功能化的硫代半碳酰胺衍生物,以增加肿瘤特异性和积累。此外,对于Triapine和一种生物素偶联物,制备了铁(III)和铜(II)配合物。随后,在具有不同生物素摄取的细胞系面板上对新型化合物进行了生物学评估。不含金属的生物素共轭配体显示出与参考化合物Triapine相当的活性。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生物素化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显示出显着降低的抗癌活性。为了进一步分析金属络合物之间的可能差异,进行了详细的物理和电化学实验。然而,亲脂性或复杂溶液的稳定性,或在生物相关的还原剂存在下的还原潜力或行为均未显示出生物素化和非生物素化衍生物之间的强烈变化(仅观
    DOI:
    10.1016/j.jinorgbio.2018.10.00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纳米级的抗癌硫代氨基脲化合物,可减少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并提高抗癌活性†
    摘要:
    Triapine是一种有前途的抗癌药thiosemicarbazone,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研究,该药对白血病有效,但对实体癌无效。这可能是由于血浆半衰期短导致肿瘤中药物水平不足所致。因此,我们将Triapine封装到聚合物纳米颗粒和远程装载的脂质体中,以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及靶向递送。但是,从两个纳米制剂中观察到了Triapine的突然释放,因此必须合成两种新颖的Triapine衍生物才能改善远程装载性能。实际上,包封效率提高了,并且对于一种衍生物,所需的连续药物释放也与针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活性大大降低相一致。体内这种最有前途的制剂的研究表明,与游离药物相比,动物的存活率显着提高。最后,我们研究了药物诱导的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这是一种经常被观察到的硫代氨基脲的副作用,脂质体制剂可以完全防止这种副作用。
    DOI:
    10.1039/c6ra0765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cyclic analogues of l -citrulline as inhibitors of the isoforms of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nd identification of N δ -(4,5-dihydrothiazol-2-yl)ornithine as a potent inhibitor
    作者:Saraj Ulhaq、Edwin C Chinje、Matthew A Naylor、Mohammed Jaffar、Ian J Stratford、Michael D Threadgill
    DOI:10.1016/s0968-0896(99)00136-4
    日期:1999.9
    synthesised. In two of these, the S-substituent was 'tied back' sterically by cyclisation to the nitrogen remote from the amino-acid unit. N(delta)-(4,5-Dihydrothiazol-2-yl)ornithine was identified as an inhibitor of rat inducible and constitutive isoforms of NOS and of a constitutive NOS derived from a human tumour xenograft. Analogous N(delta)-(thiazol-2-yl)ornithines were less active, 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L-代瓜酸是已知的几种一氧化氮合酶 (NOS) 同种型的强效抑制剂。为了比以前报道的更深入地探索该分子的构效关系 (SAR),合成了三种取代异硫脲的类似物。在其中两个中,通过环化到远离氨基酸单元的氮,S-取代基被空间“束缚”。N(delta)-(4,5-Dihydrothiazol-2-yl)ornithine 被确定为大鼠诱导型和组成型 NOS 和源自人类肿瘤异种移植物的组成型 NOS 的抑制剂。类似的 N(delta)-(thiazol-2-yl)ornithines 活性较低,而相应的 N(delta)-(oxazol-2-yl)ornithine 和 N(delta)-(pyrimidin-2-yl)ornithine 完全失效抑制 NOS。已开发出一种新的有效制备关键合成中间体 N(α)-Boc-代瓜酸叔丁酯的方法。用 2-基-5-(杂环基)戊酸(由 2-(Bo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