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溴-1-丙烯-2-D | 60468-26-0

中文名称
3-溴-1-丙烯-2-D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rom-2-deutero-propen
英文别名
allyl-2-d1 bromide;3-bromo-2-deuterio-propene;3-Bromo-2-deuterioprop-1-ene;3-bromo-2-deuterioprop-1-ene
3-溴-1-丙烯-2-D化学式
CAS
60468-26-0
化学式
C3H5Br
mdl
——
分子量
121.969
InChiKey
BHELZAPQIKSEDF-VMNATFB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溴-1-丙烯-2-D苯胺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0.7 g的产率得到N-(2-deuterioall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烃顺式氨基化的证据,氨氧化案例研究:动力学、EPR 光谱和 DFT 计算
    摘要:
    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我们最近表明,铜(II)配合物可以促进和催化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碳胺化和二胺化反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告了对铜(II)促进的烯烃氨基氧化反应机理的综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动力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机制途径,涉及羧酸铜(II)络合物和γ-烯基磺酰胺底物之间的平衡反应以及N + Cu在烯烃上的限速分子内顺式加成。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是速率决定步骤。紫外/可见光谱支持碱基在羧酸铜 (II) 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物质中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谱为具有 Cu II氧化态的动力学能力 N - Cu 中间体提供了证据。由于我们开发的Cu II促进和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之间高度相似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性趋势,顺式氨基铜化机制可以合理地推广到整个反应类别。本报告中公开的方法和发现对于其他羧酸铜(II)促进的反应,特别是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反应的机理分析和优化也应该证明是有价值的。
    DOI:
    10.1002/chem.201101703
  • 作为产物:
    描述:
    <2-2H>-allyl alcohol 在 三溴化磷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3-溴-1-丙烯-2-D
    参考文献:
    名称:
    烯烃顺式氨基化的证据,氨氧化案例研究:动力学、EPR 光谱和 DFT 计算
    摘要:
    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我们最近表明,铜(II)配合物可以促进和催化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碳胺化和二胺化反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告了对铜(II)促进的烯烃氨基氧化反应机理的综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动力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机制途径,涉及羧酸铜(II)络合物和γ-烯基磺酰胺底物之间的平衡反应以及N + Cu在烯烃上的限速分子内顺式加成。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是速率决定步骤。紫外/可见光谱支持碱基在羧酸铜 (II) 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物质中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谱为具有 Cu II氧化态的动力学能力 N - Cu 中间体提供了证据。由于我们开发的Cu II促进和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之间高度相似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性趋势,顺式氨基铜化机制可以合理地推广到整个反应类别。本报告中公开的方法和发现对于其他羧酸铜(II)促进的反应,特别是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反应的机理分析和优化也应该证明是有价值的。
    DOI:
    10.1002/chem.2011017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dium-Sized Heterocycle Synthesis by the Use of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i-NHC and γ-Coordination in Cycloisomerization
    作者:Chun-Yu Ho、Lisi He
    DOI:10.1021/jo5008477
    日期:2014.12.19
    an NHC–NiH catalyst and γ-heteroatom chelation were used together as a basis for 1,n-diene termini differentiation and for nγ-exo-trig (head-to-tail) product selectivity. Heterocycles bearing an exocyclic methylene such as oxepines, thiepines, siloxepines, and oxocan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1,n-dienes by a fine-tuning of the NHC propertie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hypothesis
    本文介绍了一种过渡金属催化中型杂环的不对称环异构化的新方法。一个NHC-NIH催化剂和γ -杂原子螯合的空间和电子效应作为1的基础,一起使用Ñ -二烯末端分化和Ñ γ -外型- TRIG(头-尾)产物选择性。由相应的1,n通过微调NHC的特性获得-Dienes。在竞争实验中进一步证明了潜在假设的含义,在该竞争实验中,优先形成应变的oxepines,而不是其他竞争的oxa /碳环素。在更苛刻的物理条件下和使用合适的NHC配体,在一个罐中将环外亚甲基产物进一步异构化为区域内环烯烃产物。
  • Nickel-catalyzed cycloisomerization of enynes: catalyst generation via C–H activation of carbene ligands
    作者:Thomas N. Tekavec、Janis Louie
    DOI:10.1016/j.tet.2008.03.071
    日期:2008.7
    The combination of Ni(0) and an N-heterocyclic carbene acts as a precatalyst for the cycloisomerization of enynes to afford 1,3-diene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reaction, a nickel hydride is formed from oxidative addition of the ortho C-H on the carbene ligand. Deuterium labeling studies are presented. Crown Copyright (C) 2008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Evidence for Alkene cis-Aminocupration, an Aminooxygenation Case Study: Kinetics, EPR Spectroscopy, and DFT Calculations
    作者:Monissa C. Paderes、Lee Belding、Branden Fanovic、Travis Dudding、Jerome B. Keister、Sherry R. Chemler
    DOI:10.1002/chem.201101703
    日期:2012.2.6
    revealed a mechanistic pathway involving an equilibrium reaction between a copper(II) carboxylate complex and the γ‐alkenyl sulfonamide substrate and a rate‐limiting intramolecular cis‐addition of NCu across the olefin. Kinetic isotope effect studies support that the cis‐aminocupration i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UV/Vis spectra support a role for the base in the break‐up of copper(II) carboxylate dimer
    烯烃双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很重要。我们最近表明,铜(II)配合物可以促进和催化分子内烯烃氨基氧化、碳胺化和二胺化反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告了对铜(II)促进的烯烃氨基氧化反应机理的综合实验和理论研究。动力学实验揭示了一个机制途径,涉及羧酸铜(II)络合物和γ-烯基磺酰胺底物之间的平衡反应以及N + Cu在烯烃上的限速分子内顺式加成。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研究支持顺式氨基铜是速率决定步骤。紫外/可见光谱支持碱基在羧酸铜 (II) 二聚体分解成单体物质中的作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谱为具有 Cu II氧化态的动力学能力 N - Cu 中间体提供了证据。由于我们开发的Cu II促进和催化的烯烃双官能化反应之间高度相似的立体化学和反应性趋势,顺式氨基铜化机制可以合理地推广到整个反应类别。本报告中公开的方法和发现对于其他羧酸铜(II)促进的反应,特别是在非质子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反应的机理分析和优化也应该证明是有价值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