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d(2-methylthiomethylpyridine)(methyl)I] | 958877-29-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d(2-methylthiomethylpyridine)(methyl)I]
英文别名
——
[Pd(2-methylthiomethylpyridine)(methyl)I]化学式
CAS
958877-29-7
化学式
C8H12INPdS
mdl
——
分子量
387.58
InChiKey
QCPYDSFAAFPEHP-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Pd(2-methylthiomethylpyridine)(methyl)I]2-[(methylsulfanyl)methyl]pyridin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4 %的产率得到[Pd(2-methylthiomethylpyridine)(C(methyl)N(CH2tosyl))I]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I)-亚氨基配合物:有机钯抗癌剂难题中的新篇章
    摘要:
    钯(II)-亚氨基配合物:有机钯抗癌剂难题中的新篇章。扩大了具有抗癌特性的有机钯化合物库。含有 PTA、DAPTA 和 dppf 膦的新型 Pd-亚氨基配合物在选择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显示出对抗卵巢癌的有希望的结果。
    DOI:
    10.1002/ejic.20230067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I)-亚氨基配合物:有机钯抗癌剂难题中的新篇章
    摘要:
    钯(II)-亚氨基配合物:有机钯抗癌剂难题中的新篇章。扩大了具有抗癌特性的有机钯化合物库。含有 PTA、DAPTA 和 dppf 膦的新型 Pd-亚氨基配合物在选择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显示出对抗卵巢癌的有希望的结果。
    DOI:
    10.1002/ejic.2023006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sertion of Isocyanides across the Pd−C Bond in Alkyl or Aryl Palladium(II) Complexes Bearing Mixed Nitrogen−Sulfur and Nitrogen−Phosphorus Ancillary Ligands. The Mechanism of Reaction
    作者:Luciano Canovese、Fabiano Visentin、Claudio Santo、Carlo Levi、Alessandro Dolmella
    DOI:10.1021/om700555a
    日期:2007.11.1
    and arylpalladium complexes bearing pyridyl−thioethers (NS−R) and quinoline−phosphines (NP) as ancillary ligands when reacting with 2,6-dimethyl isocyanide (DIC) and tosylmethyl isocyanide (TosMIC) was undertaken. In these reactions some differently substituted isocyanides insert into the palladium−carbon bond of alkyl and aryl complexes bearing mixed (NS or NP) ligands. The reactions were carried out
    详尽研究了与2,6-二甲基异化物(DIC)和甲苯​​磺酰基甲基异化物反应时带有吡啶基-醚(NS-R)和喹啉-膦(NP)作为辅助配体的烷基和芳基配合物的动力学和机理(TosMIC)进行了。在这些反应中,一些不同取代的异氰酸酯插入带有混合(NS或NP)配体的烷基和芳基络合物的碳键中。反应是在等分子条件下进行的,因为这种限制性方法可以确定与异氰酸酯插入攻击有关的速率常数。还考虑了在非化学计量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通常观察到插入的(II)的双取代的异化物卤化物衍生物的形成。在特定情况下,检测到酰亚胺基二聚体的形成。单插入[Pd(NSt -Bu)(C(Tol)NR 2)I](NS t -Bu = 2-(叔丁基甲基)吡啶)和二聚体[Pd(CNR 2)(C(NR 2)Me)Cl] 2据报道(R 2= 2,6-Me 2 C 6 H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