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3-Dihydroxypropan-2-yloxy)butane-1,4-diol | 14654-8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3-Dihydroxypropan-2-yloxy)butane-1,4-diol
英文别名
——
2-(1,3-Dihydroxypropan-2-yloxy)butane-1,4-diol化学式
CAS
14654-80-9
化学式
C7H16O5
mdl
——
分子量
180.201
InChiKey
IQBIICMCEINXO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0.2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1,3-Dihydroxypropan-2-yloxy)butane-1,4-diol甲氧基-三氟甲基苯吡啶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3.9 mg的产率得到[3-[1,3-bis[[(2R)-3,3,3-trifluoro-2-methoxy-2-phenylpropanoyl]oxy]propan-2-yloxy]-4-[(2R)-3,3,3-trifluoro-2-methoxy-2-phenylpropanoyl]oxybutyl] (2R)-3,3,3-trifluoro-2-methoxy-2-phen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确认两性酚3的C45的绝对构型。
    摘要:
    Amphidinol 3(AM3)是一种从角鞭毛双歧杆菌(Amphidinium klebsii)分离的膜活性剂,由一条长碳链组成,该碳链包含25个立体定位中心。尽管AM3的绝对构型是通过广泛的NMR分析和天然产物的降解来确定的,但发现与四氢吡喃环系统相对应的部分结构与karlotoxin 2的结构相反,而karlotoxin 2是最近从二鞭毛藻Karlodinium v​​eneficum中分离出的结构相关化合物。 。通过大量降解天然产物并将所得醇转化为MTPA酯,证实AM3在C45处的绝对构型为R,从而支持了最初提出的结构。
    DOI:
    10.1021/np300604w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3R,4R,5R,9R,10R)-3,10-bis(1,3-dihydroxypropan-2-yloxy)-6-methylidenedodecane-1,4,5,9,12-pentol 在 periodic acid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2-(1,3-Dihydroxypropan-2-yloxy)butane-1,4-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确认两性酚3的C45的绝对构型。
    摘要:
    Amphidinol 3(AM3)是一种从角鞭毛双歧杆菌(Amphidinium klebsii)分离的膜活性剂,由一条长碳链组成,该碳链包含25个立体定位中心。尽管AM3的绝对构型是通过广泛的NMR分析和天然产物的降解来确定的,但发现与四氢吡喃环系统相对应的部分结构与karlotoxin 2的结构相反,而karlotoxin 2是最近从二鞭毛藻Karlodinium v​​eneficum中分离出的结构相关化合物。 。通过大量降解天然产物并将所得醇转化为MTPA酯,证实AM3在C45处的绝对构型为R,从而支持了最初提出的结构。
    DOI:
    10.1021/np300604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酸 (R)-甲羟戊酸锂盐 (R)-普鲁前列素,游离酸 (R)-3-烯丙氧基-1,2-丙二醇 (R,R)-半乳糖苷 (E)-4-庚烯酸 (E)-4-壬烯酸 (E)-4-十一烯酸 (9Z,12E)-十八烷二烯酸甲酯 (6E)-8-甲基--6-壬烯酸甲基酯-d3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3R,6S)-rel-8-[2-(3-呋喃基)-1,3-二氧戊环-2-基]-3-羟基-2,6-二甲基-4-辛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胆二糖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