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ulfo-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ulfo-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
英文别名
4-Diazoniobenzenesulfonate;sulfuric acid
4-Sulfo-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6H5N2O3S*HO4S
mdl
——
分子量
282.255
InChiKey
BPIHZPOCVNVOE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ulfo-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 在 sodium sulfite 、 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4-肼基苯磺酸
    参考文献:
    名称:
    Luminescent compounds
    摘要:
    发光化合物,用于合成发光化合物的反应中间体,以及合成和使用发光化合物的方法。这些化合物可能基于方酰、克罗酰和罗地酮酸及其类似物等,通常与结构相关:其中Z是一个四、五或六元芳香环,而A、B、C、D、E和F是Z的取代基,可以包括O、S、Se、Te、C(Ra)(Rb)、N-Rc、N(Rd)(Re)、W1和W2,顺序任意。通常,每种化合物至少包括W1或W2中的一种,其中W1和W2的结构分别为:。这些化合物可能包括一个反应基团和/或一个载体。这些发光化合物可能在自由和共轭形式下作为探针、标记物和/或指示剂而有用。
    公开号:
    US20030235846A1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氨基苯磺酸硫酸 、 sodium carbonat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4-Sulfo-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
    参考文献:
    名称:
    Luminescent compounds
    摘要:
    发光化合物,用于合成发光化合物的反应中间体,以及合成和使用发光化合物的方法。这些化合物可能基于方酰、克罗酰和罗地酮酸及其类似物等,通常与结构相关:其中Z是一个四、五或六元芳香环,而A、B、C、D、E和F是Z的取代基,可以包括O、S、Se、Te、C(Ra)(Rb)、N-Rc、N(Rd)(Re)、W1和W2,顺序任意。通常,每种化合物至少包括W1或W2中的一种,其中W1和W2的结构分别为:。这些化合物可能包括一个反应基团和/或一个载体。这些发光化合物可能在自由和共轭形式下作为探针、标记物和/或指示剂而有用。
    公开号:
    US20030235846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ectrophotometric Studies of 4-[N’-(4-Imino-2-oxo-thiazolidin-5-ylidene)-hydrazino]-benzenesulfonic acid as a Reag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lladium
    作者:Lesya Lozynska、Oleksandr Tymoshuk、Taras Chaba
    DOI:10.17344/acsi.2014.866
    日期:2015.3.15
    The spectrophotometric behavior of a new, first-time synthesized reagent - 4-[N'-(4-imino-2-oxo-thiazolidin-5-ylidene)hydrazino]-benzenesulfonic acid (ITHBA), has been investigated. A simple, rapid, accurate,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Pd(II) ions using this reagent was develop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es were found. The
    研究了一种新的,首次合成的试剂-4- [N'-(4-亚氨基-2-氧代-噻唑烷丁-5-亚甲基)肼基]苯磺酸(ITHBA)的分光光度行为。开发了一种使用该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Pd(II)离子的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和灵敏的方法。找到了形成配合物的最佳条件。在λ= 438 nm处的摩尔吸收率为7.5×10(3)L mol(-1)cm(-1),并且在0.2-2.2 µg mL-1Pd(II)范围内观察到比尔定律。研究了外来离子的影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成功测定金属间化合物和电阻器中的钯。4- [N'
  • Luminescent compound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30235846A1
    公开(公告)日:2003-12-25
    Luminescent compounds, reactive intermediates used to synthesize luminescent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synthesizing and using luminescent compounds. These compounds may be based on squaric, croconic, and rhodizonic acid, and their analogs, among others, and relate generally to the structure: 1 where Z is a four, five, or six-member aromatic ring, and A, B, C, D, E, and F are substituents of Z, in any order, that may include O, S, Se, Te, C(R a )(R b ), N-R c , N(R d )(R e ), W 1 , and W 2 . Generally, each compound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W 1 or W 2 , where W 1 and W 2 have the structures: 2 respectively. The compounds may include a reactive group and/or a carrier. The luminescent compounds may be useful in both free and conjugated forms as probes, labels, and/or indicators.
    发光化合物,用于合成发光化合物的反应中间体,以及合成和使用发光化合物的方法。这些化合物可能基于方酰、克罗酰和罗地酮酸及其类似物等,通常与结构相关:其中Z是一个四、五或六元芳香环,而A、B、C、D、E和F是Z的取代基,可以包括O、S、Se、Te、C(Ra)(Rb)、N-Rc、N(Rd)(Re)、W1和W2,顺序任意。通常,每种化合物至少包括W1或W2中的一种,其中W1和W2的结构分别为:。这些化合物可能包括一个反应基团和/或一个载体。这些发光化合物可能在自由和共轭形式下作为探针、标记物和/或指示剂而有用。
  • Sauer, E.; Bendig, J.; Heutzenroeder, K.,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8, vol. 330, # 3, p. 492 - 496
    作者:Sauer, E.、Bendig, J.、Heutzenroeder, 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