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568981-1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568981-19-0
化学式
C20H38N2O4Si
mdl
——
分子量
398.618
InChiKey
LUDQTRCULLLEDJ-ICUGJSF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7
  • 重原子数:
    27.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76.6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丁基氟化铵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inhibitory activity of a stereoisomer of oseltamivir carboxylate
    摘要:
    提出了一个立体发散性方案,得到奥司他韦羧酸盐(OC)的全部八个立体异构体。关键的化学操作包括:(1)三组分乙烯基的 Mukaiyama-Mannich 反应,确定整个碳骨架和杂原子取代基,以及(2)分子内的硅烷基 Mukaiyama 羟醛反应,构建目标碳环。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从甘油醛、邻茴香胺和吡咯硅氧烮前体出发,在 15 步内实现 4-表奥司他韦羧酸盐(6)的首次全合成得以证明。化合物 6 对流感 A 病毒株 H1N1 和 H3N2 的抑制作用在微摩尔水平上,大约比 OC 标准低 150,000 倍,证明 C4 乙酰胺功能基团的立体排布对酶识别至关重要。在深入的结构评估指导下,包括 NMR 溶液研究、分子力学模拟、对接分析和 X 射线晶体学,确立了对生物学判断的合理化解释。
    DOI:
    10.1039/c3ob42069h
  • 作为产物:
    描述:
    (S)-(1-tert-butoxycarbonyl)-5-{(S)-[(S)-2,2-dimethyl-1,3-dioxolan-4-yl][(2-methoxyphenyl)amino]methyl}-1H-pyrrol-2(5H)-one吡啶 、 dimethyl sulfide borane 、 三氯异氰尿酸硫酸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camphor-10-sulfonic acid 、 氢气sodium acetatesodium 、 sodium hydride 、 戴斯-马丁氧化剂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 、 mineral oil 为溶剂, -78.0~50.0 ℃ 、15.0 kPa 条件下, 反应 37.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inhibitory activity of a stereoisomer of oseltamivir carboxylate
    摘要:
    提出了一个立体发散性方案,得到奥司他韦羧酸盐(OC)的全部八个立体异构体。关键的化学操作包括:(1)三组分乙烯基的 Mukaiyama-Mannich 反应,确定整个碳骨架和杂原子取代基,以及(2)分子内的硅烷基 Mukaiyama 羟醛反应,构建目标碳环。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从甘油醛、邻茴香胺和吡咯硅氧烮前体出发,在 15 步内实现 4-表奥司他韦羧酸盐(6)的首次全合成得以证明。化合物 6 对流感 A 病毒株 H1N1 和 H3N2 的抑制作用在微摩尔水平上,大约比 OC 标准低 150,000 倍,证明 C4 乙酰胺功能基团的立体排布对酶识别至关重要。在深入的结构评估指导下,包括 NMR 溶液研究、分子力学模拟、对接分析和 X 射线晶体学,确立了对生物学判断的合理化解释。
    DOI:
    10.1039/c3ob42069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颜料红254 颜料橙73 颜料橙 71 赛拉霉素 裂假丝菌素 苯磺酰胺,4-[(2,5-二氢-4-羟基-2-羰基-1,5-二苯基-1H-吡咯-3-基)偶氮]- 苯扎托品氢溴酸盐 苯乙醇,2-(甲氧基甲基)-(9CI) 肼甲硫代酰胺,2-(2,5-二氢-5-羰基-1,2-二苯基-1H-吡咯-3-基)-N-(苯基甲基)- 细交链孢菌酮酸 禾大壮 甲基4-甲酰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乙烯基-2,5-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3,4-二溴-2,5-二氧代-2H-吡咯-1(5H)-羧酸叔丁酯 甲基2-甲基-4,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2-氮杂双环[3.2.0]庚-3,6-二烯-2-羧酸酯 甲基1-甲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R)-3-羟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烯丙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氯化烯丙基(3-氯-2-羟基丙基)二甲基铵 氨基甲酰基-2,2,5,5-四甲基-3-吡咯啉-1-氧基 氟酰亚胺 异丙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己二酸,聚合1,3-二异氰酸基甲基苯,1,2-乙二醇,甲基噁丙环并,噁丙环和1,2-丙二醇 四琥珀酰亚胺金(3+)钾盐 四丁基铵琥珀酰亚胺 吡啶氧杂胺 吡啶,2-[4-(4-氟苯基)-3,4-二氢-2H-吡咯-5-基]- 吡咯烷-2,4-二酮 吡咯布洛芬 叔丁基4-溴-2-氧代-2,5-二氢-1H-吡咯-1-甲酸叔丁酯 叔丁基1H,2H,3H,4H,5H,6H-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酯盐酸盐 叔-丁基4-(4-氯苯基)-2-氧亚基-2,5-二氢-1H-吡咯-1-甲酸基酯 利收 假白榄内酰胺 二氯马来酸的N-(间甲基苯基)酰亚胺 二-硫代-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基4-羟基-1-[(4-甲氧苯基)甲基]-5-羰基-2-(3-吡啶基)-2H-吡咯-3-羧酸酯 乙基4,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2-氧代-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乙基2-乙氧基-2-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乙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1-苄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β.-核-六吡喃糖,1,6-脱水-2-O-(2-氰基苯基)甲基-3-脱氧-4-O-甲基- [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基]乙酸酯 [3-乙酰基-2-(4-氟-苯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吡咯-1-基]-乙酸 [3-(甲氧羰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3,4-二(溴甲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2R)-1-乙酰基-2,5-二氢-1H-吡咯-2-基]乙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