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en-4-oxohexadec-2-enyl pivaloate | 1192743-8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en-4-oxohexadec-2-enyl pivaloate
英文别名
[(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idene-4-oxohexadec-2-enyl] 2,2-dimethylpropanoate
(2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en-4-oxohexadec-2-enyl pivaloate化学式
CAS
1192743-87-5
化学式
C28H50O6
mdl
——
分子量
482.701
InChiKey
ATIBIHARGXMMRD-WSPJOLE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2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1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82.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en-4-oxohexadec-2-enyl pivaloat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cerium(III) chloride heptahyd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33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二酚内酯Q的全合成
    摘要:
    已通过茱莉亚偶联,迈尔斯烷基化和山口内酯化反应完成了来自培养的鞭毛藻两性菌属物种的细胞毒性大环内酯环非内酯Q的不对称合成。通过比较合成的和天然的安非他命Q的NMR数据和[α] D值,确认了安非他命Q的绝对构型为1 。
    DOI:
    10.1021/ol902026f
  • 作为产物:
    描述:
    (E)-3-methyl-4-oxopent-2-enyl pivaloate 、 在 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氯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160 mg的产率得到(2E,7R,9S,11R,13R)-6-hydroxy-11-methoxymethoxy-3,7,9,13-tetramethyl-14-methylen-4-oxohexadec-2-enyl pival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二酚内酯Q的全合成
    摘要:
    已通过茱莉亚偶联,迈尔斯烷基化和山口内酯化反应完成了来自培养的鞭毛藻两性菌属物种的细胞毒性大环内酯环非内酯Q的不对称合成。通过比较合成的和天然的安非他命Q的NMR数据和[α] D值,确认了安非他命Q的绝对构型为1 。
    DOI:
    10.1021/ol902026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Q
    作者:Masahiro Hangyou、Haruaki Ishiyama、Yohei Takahashi、Jun’ichi Kobayashi
    DOI:10.1021/ol902026f
    日期:2009.11.5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Q, a cytotoxic macrolide from the cultured dinoflagellate Amphidinium sp., has been accomplished with Julia coupling, Myers alkylation, and Yamaguchi lactonization.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amphidinolide Q was confirmed to be 1 from comparison of the NMR data and [α]D values of synthetic and natural amphidinolide Q.
    已通过茱莉亚偶联,迈尔斯烷基化和山口内酯化反应完成了来自培养的鞭毛藻两性菌属物种的细胞毒性大环内酯环非内酯Q的不对称合成。通过比较合成的和天然的安非他命Q的NMR数据和[α] D值,确认了安非他命Q的绝对构型为1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