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R,4S,5E,7E)-3-(4-methoxybenzyloxy)-2,4,6-trimethyl-8-((2S,4R,5S)-5-methyl-2-phenyl-1,3-dioxan-4-yl)octa-5,7-dien-1-ol | 1188490-1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4S,5E,7E)-3-(4-methoxybenzyloxy)-2,4,6-trimethyl-8-((2S,4R,5S)-5-methyl-2-phenyl-1,3-dioxan-4-yl)octa-5,7-dien-1-ol
英文别名
(2S,3R,4S,5E,7E)-3-[(4-methoxyphenyl)methoxy]-2,4,6-trimethyl-8-[(2S,4R,5S)-5-methyl-2-phenyl-1,3-dioxan-4-yl]octa-5,7-dien-1-ol
(2S,3R,4S,5E,7E)-3-(4-methoxybenzyloxy)-2,4,6-trimethyl-8-((2S,4R,5S)-5-methyl-2-phenyl-1,3-dioxan-4-yl)octa-5,7-dien-1-ol化学式
CAS
1188490-17-6
化学式
C30H40O5
mdl
——
分子量
480.645
InChiKey
XSWYEBJYJCANPK-DUQQYMP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57.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S,4S,5S)-4-ethynyl-5-methyl-2-phenyl-1,3-dioxane 、 (2S,3R,4S)-3-(4-methoxybenzyloxy)-2,4-dimethylhept-5-yn-1-ol 在 titanium(IV) isopropylate正丁基锂Cyclopentyl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63%的产率得到(2S,3R,4S,5E,7E)-3-(4-methoxybenzyloxy)-2,4,6-trimethyl-8-((2S,4R,5S)-5-methyl-2-phenyl-1,3-dioxan-4-yl)octa-5,7-di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内部炔烃与末端炔烃的位点选择性还原交叉偶联立体选择性合成三取代的(E,E)-1,3-二烯:天然产物合成的片段偶联反应
    摘要:
    描述了炔烃之间高度选择性的收敛偶联反应,用于合成立体定义的三取代(E,E)-1,3-二烯-通常在生物活性聚酮化合物衍生的天然产物的骨架中嵌入的结构基序。尽管存在许多合成该立体定义的官能团的多步骤方法,但是由于不需要立体定义的烯烃偶联伴侣(乙烯基卤化物或乙烯基有机金属),当前的方法代表了重大进步。它通过单个会聚的C-C键形成事件来进行(避免基于羰基烯化的多步方法),并且能够耐受包括游离羟基在内的多种官能团。通过对钛介导的内部炔烃与末端炔烃的还原性交叉偶联反应的系统研究,已经出现了在天然产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片段偶联反应。这里,在预先形成的钛环丙烯的官能化中使用近端羟基控制区域选择导致了高选择性双分子偶联过程的建立,其中CC键的形成与两个立体定义的烯烃的建立相一致。与已知的有关金属介导的偶联反应的文献相比,当前的工作定义了一项有力的进步,无需使用TMS-炔烃或共轭炔烃即可实现位点选择性双分子C-
    DOI:
    10.1021/jo901451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risubstituted (<i>E</i>,<i>E</i>)-1,3-Dienes by the Site-Selective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of Internal Alkynes with Terminal Alkynes: A Fragment Coupling Reaction for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作者:Lark J. Perez、Heidi L. Shimp、Glenn C. Micalizio
    DOI:10.1021/jo901451c
    日期:2009.10.2
    olefinic coupling partners (vinyl halide or vinyl organometallic); it proceeds by a single convergent C−C bond-forming event (avoiding multistep methods based on carbonyl olefination) and is tolerant of a diverse array of functional groups including free hydroxyls.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itanium-mediated reductiv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internal alkynes with terminal alkynes, a fragment
    描述了炔烃之间高度选择性的收敛偶联反应,用于合成立体定义的三取代(E,E)-1,3-二烯-通常在生物活性聚酮化合物衍生的天然产物的骨架中嵌入的结构基序。尽管存在许多合成该立体定义的官能团的多步骤方法,但是由于不需要立体定义的烯烃偶联伴侣(乙烯基卤化物或乙烯基有机金属),当前的方法代表了重大进步。它通过单个会聚的C-C键形成事件来进行(避免基于羰基烯化的多步方法),并且能够耐受包括游离羟基在内的多种官能团。通过对钛介导的内部炔烃与末端炔烃的还原性交叉偶联反应的系统研究,已经出现了在天然产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片段偶联反应。这里,在预先形成的钛环丙烯的官能化中使用近端羟基控制区域选择导致了高选择性双分子偶联过程的建立,其中CC键的形成与两个立体定义的烯烃的建立相一致。与已知的有关金属介导的偶联反应的文献相比,当前的工作定义了一项有力的进步,无需使用TMS-炔烃或共轭炔烃即可实现位点选择性双分子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