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ert-butyl-N-(3,5-di-tert-butylphenyl)benzenamine | 1352756-3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ert-butyl-N-(3,5-di-tert-butylphenyl)benzenamine
英文别名
3,5-Di-tert-butyl-N-(4-(tert-butyl)phenyl)aniline;3,5-ditert-butyl-N-(4-tert-butylphenyl)aniline
4-tert-butyl-N-(3,5-di-tert-butylphenyl)benzenamine化学式
CAS
1352756-38-7
化学式
C24H35N
mdl
——
分子量
337.549
InChiKey
XQGSPQBVWQRCB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3.5±44.0 °C(Predicted)
  • 密度:
    0.94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5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tert-butyl-N-(3,5-di-tert-butylphenyl)benzenamine 、 C38H49Cl2N 在 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三叔丁基膦叔丁基锂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C62H81BN2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多环芳族系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光电设备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环芳族系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光电设备,本发明在母核基础上引入双环结构,提供了多环芳族系化合物的高共轭电子分布系统,让分子间有效并且有次序地堆栈,从而在一定的电场下发挥最佳的载子传输与迁移;同时将一些刚性的并具有高立体阻碍性的分子基团合成于分子结构中,分子以相当独特的方式结合了长程相互作用和离域,引起短距离高辐射衰减率的效应电荷密度改组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单重态‑三重态的间隙;多元环共轭刚性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的振动,反应在更窄的发射带,同时引入叔丁基与叔戊基等基团以提高色纯度。利用本发明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及发光效率明显提高。
    公开号:
    CN114605454A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叔丁基溴苯4-叔丁基苯胺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2-(二叔丁基膦)联苯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9%的产率得到4-tert-butyl-N-(3,5-di-tert-butylphenyl)benze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带有叔丁基的2-(二苯基氨基)芴-7-乙烯基乙烯基芳烃衍生物的高效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摘要:
    合成了带有2-(二苯基氨基)芴-7-乙烯基乙烯基芳烃发射单元和基于叔丁基的封端单元的蓝色荧光材料。这些材料的光物理特性,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吸收,光致发光特性和HOMO-LUMO能级,已通过量子力学DFT计算进行了表征和合理化。这些分子的电致发光性质分别通过多层器件的制造中研究了与铟锡氧化物的结构,4,4'-双{ ñ - [4-(N,N-二-米-tolylamino)苯基] - ñ -苯基氨基}联苯,4'-双[ 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和蓝色材料掺杂在2-甲基-9,10-二(2-萘基)蒽/三(8-喹啉酮基)铝/ LiF / Al中。所有器件都具有高效的蓝色电致发光和高外部量子效率(在20 mA cm -2时为3.20–7.72%)。一种深蓝色设备,其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坐标为(0.15,0.11 ),使用7- [2-(3',5'-二叔丁基联苯-4-基)乙烯基] -9在发射层中作为掺杂剂的,9-二乙基-2-
    DOI:
    10.1002/chem.2011003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SAME
    申请人:LG CHEM, LTD.
    公开号:US20210403489A1
    公开(公告)日:2021-12-30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and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the compound providing lower driving voltage, improved light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service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一种由公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包括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该化合物提供较低的驱动电压、改善的光效率和改善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使用寿命特性。
  • 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发光元件及显示面板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746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发光元件及显示面板,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imgabs0#通式(1),本发明通过在氮化合物中引入三亚苯基团,增强了分子的共轭性,改善了材料性能,提高了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并延长了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
    申请人:(주)피엔에이치테크
    公开号:KR20240032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본 발명은 하기 [화학식 Ⅰ]로 표시되는 유기 화합물로서, 청색, 녹색, 적색 각 파장대에서의 굴절률 값이 종래의 정공수송 재료에 비하여 낮은 굴절률을 가져서 이를 정공수송층에 채용하여 소자를 구성하는 경우 유기발광소자의 효율 최적화를 기대할 수 있으며, 이에 따라 본 발명에 따른 화합물을 소자 내의 정공수송층 등에 채용하는 경우, 발광 효율, 양자 효율 등 발광 특성이 매우 우수한 유기발광소자의 구현이 가능하다. [화학식 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下式[化学式Ⅰ]表示的有机化合物,其在蓝色、绿色和红色各波长区域的折射率值相较于现有空穴传输材料更低,因此可将其应用于空穴传输层来制备器件,从而有望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最优化。相应地,采用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器件内的空穴传输层等时,可以实现发光效率、量子效率等发光特性极为优异的有机发光器件。[化学式Ⅰ]
  • CN116332978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