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物质呈现浅黄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光黄色。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颜色不变,但遇到雕白粉则会脱色,不过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红光紫色。它微溶于乙醇和丙酮,而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在浓硫酸中呈现绿光黄色,在稀释后无变化;在浓硝酸中显现出红光黄色。染色时遇到铜、铁离子,会使得颜色略带红色且偏暗。
用途酸性艳黄 2G 特别适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以及羊毛与蚕丝织物的印花与染色,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鲜艳的色泽。它还可以与其他酸性色素如酸性红 BG 和酸性蓝 PFN 拼合使用,用于制作从浅至中等颜色的各种色调;同时也能与酸性湖蓝 V 或酸性湖蓝 A 混合生成鲜艳的果绿和翠绿色调。此外,该染料还被广泛应用于皮革、纸张以及电化铝的着色。
用途食用黄色色素。
用途主要用于羊毛和蚕丝织物的染色及印花,也可用于皮革、纸张与电化铝的着色。
生产方法酸性艳黄 2G 的生产过程涉及重氮化反应后与特定化合物偶合。首先,将15%对氨基苯磺酸钠溶液(折算成100%为173公斤)和30%亚硝酸钠溶液(100%69公斤)混合搅拌均匀。
接着,在偶合桶中加入15%的1-(2',5'-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吡啶酮溶液(100%为327.7公斤),开启搅拌并冷却至8℃。之后,缓慢将重氮液和20%纯碱溶液(100%94公斤)均匀加入,控制pH值在6.5-7之间,并确保温度不超过10℃。继续偶合直至重氮盐完全消失后,再搅拌3小时。
最后,按28%的体积比例添加盐进行盐析处理,然后压滤、干燥并粉碎得到成品。每批可生产标准化染料880公斤。具体原料用量如下:1-(2',5'-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基吡唑啉酮(100%)393克,对氨基苯磺酸(100%)207克。
此生产方法还表明了另一种合成途径,将对氨基苯磺酸和1-(2,5-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酮为原料进行重氮化与偶合反应,经过盐析、过滤、干燥及粉碎步骤后制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