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chloroacetyl-2-azidoethylamine | 1365769-2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chloroacetyl-2-azidoethylamine
英文别名
N-(2-azidoethyl)-2-chloroacetamide
N-chloroacetyl-2-azidoethylamine化学式
CAS
1365769-26-1
化学式
C4H7ClN4O
mdl
——
分子量
162.579
InChiKey
UYIGLIULDHQFT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43.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chloroacetyl-2-azidoethylamine 在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丁酮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2%的产率得到N-(2-叠氮乙基)-2-碘乙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接触化学快速制备用于正交结扎的多功能表面
    摘要:
    通过将未保护的和单保护的异双功能连接基与烯烃封端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连续反应,微接触化学已应用于带图案的玻璃和硅基板,以产生双功能,三功能和四功能表面。叠氮硫醇连接基的光化学微接触印刷,然后将酸性硫醇连接基固定在十一碳烯封端的SAM上,可形成具有末端叠氮基,酸和烯烃基团的清晰定义的微图案表面。已经通过正交连接化学将生物学上相关的分子(生物素,碳水化合物)选择性地附着于表面,并且所得的微阵列表现出与荧光标记蛋白的选择性结合。正交可寻址的四功能表面(叠氮化物,酸,烯烃,通过使用铜(I)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Huisgen环加成反应,然后去除保护基团,可在叠氮化物结构上用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炔烃胺连接基。
    DOI:
    10.1002/chem.201103422
  • 作为产物:
    描述:
    2-叠氮基乙胺氯乙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05h, 以55%的产率得到N-chloroacetyl-2-azidoeth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lick” chemistry toward bis(DOTA-derived) heterometallic complexes: potential bimodal MRI/PET(SPECT) molecular imaging probes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种通用合成方法,用于制备 DOTA 衍生的杂金属偶联物,作为潜在的双模 MRI/PET(SPECT) 分子探针。我们合成了炔类和叠氮取代的 DOTA 衍生螯合剂,并将其与 Gd3+(MRI 报告物)或 Cu2+、Ga3+ 和 In3+(潜在的 PET 或 SPECT 报告物)的 "冷 "同位素金属化。Cu+催化的惠斯根[3 + 2]环化反应是合成潜在双模 MRI/PET(SPECT) 分子探针的关键步骤。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以使反应条件与 Cu2+、Ga3+ 和 In3+ 等寿命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兼容。测定了潜在的双模 MRI/PET(SPECT)分子探针的磁共振成像灵敏度,并与临床使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
    DOI:
    10.1039/c3ra23260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A TAG FOR LABELING BIOMOLECULES<br/>[FR] ÉTIQUETTE POUR MARQUER DES BIOMOLÉCULES
    申请人:SHANGHAI POLARIS BIOLOGY CO LTD
    公开号:WO2020228734A1
    公开(公告)日:2020-11-19
    Provided is a tag for labeling a biomolecule, comprising a polymer backbone, one or more pendant moieties, and an end group capable of binding to the biomolecule, wherein each of the pendant moieties is attached to the polymer backbone and capable of chelating with an element. Also provided is a conjugate, comprising a biomolecule covalently coupled with the tag.
    提供了一种用于标记生物分子的标签,包括聚合物骨架,一个或多个侧基团和一个能够与生物分子结合的末端基团,其中每个侧基团连接到聚合物骨架并能够与元素螯合。同时提供了一个共轭物,其中包括与标签共价耦合的生物分子。
  • Luminescent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Analyte-Triggered Antenna Formation
    作者:Elias Pershagen、Johan Nordholm、K. Eszter Borbas
    DOI:10.1021/ja3004045
    日期:2012.6.20
    A new strategy for accessing analyte-responsive luminescent probes is presented. The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of Eu and Tb centers is switched on by the analyte-triggered formation of a sensitizing antenna from a nonsensitizing caged precursor. As the cage can be freely varied, an array of probes for different analytes (pd(0/2+), H2O2, F-, beta-galactosidase) can be created from the same core structure. The probe design affords nanomolar to micromolar detection limits, provides the capability to detect two analytes in parallel, and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enzymatic activity in live cell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