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yl)-4-cyclohexyl-1H-1,2,3-triazole | 1397395-2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yl)-4-cyclohexyl-1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4-cyclohexyl-1-(4-methoxyphenyl)triazole
1-(4-methoxyphenyl)-4-cyclohexyl-1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1397395-26-4
化学式
C15H19N3O
mdl
——
分子量
257.335
InChiKey
XSJFKOTUKJNYM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39.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氧基苯硼酸 在 sodium azide 、 copper(II) sulf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1-(4-methoxyphenyl)-4-cyclohex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循环利用的粘土负载的Cu(II)催化串联一锅合成1-芳基-1,2,3-三唑
    摘要:
    蒙脱土KSF粘土负载的CuO纳米颗粒可有效催化芳基硼酸的一锅芳香叠氮,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区域选择性叠氮化物-炔烃1,3-偶极环加成(CuAAC)反应,生成相应的1-芳基-1,2,3-三唑衍生物在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收率极高。CuAAC机理的研究表明,叠氮化钠在一锅法中用作叠氮化试剂,可将Cu(II)还原为点击活性Cu(I)。另一种Cu(II)源CuSO 4与NaN 3结合对该单锅CuAAC方案的催化效率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机理。这是关于使用Cu(II)/ NaN 3的第一份报告CuAAC方案的催化系统。粘土-铜(II)催化剂无配体,无浸出,易于从廉价的市售前体合成,可回收且对环境友好,对于经济合成1,4-二取代1,2,3-将非常有用。三唑。
    DOI:
    10.1016/j.tet.2012.07.0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4-Dihydroxyanthraquinone–copper(<scp>ii</scp>) supported on superparamagnetic Fe<sub>3</sub>O<sub>4</sub>@SiO<sub>2</sub>: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N-arylation of nitrogen heterocycles and alkylamines with aryl halides and click synthesis of 1-aryl-1,2,3-triazole derivatives
    作者:Saeed Zahmatkesh、Mohsen Esmaeilpour、Jaber Javidi
    DOI:10.1039/c6ra16646f
    日期:——
    1,4-Dihydroxyanthraquinone–copper(II) supported on a superparamagnetic Fe3O4@SiO2 catalyst was employed for the N-arylation of nitrogen heterocycles and alkylamines with aryl halide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coupled product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without using external ligands or additives as promoters. Also, we have reported this recyclable catalytic system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1-aryl-1
    在超顺磁性的Fe 3 O 4 @SiO 2催化剂上负载的1,4-二羟基蒽醌-(II)用于氮杂环和烷基胺与芳基卤化物的N-芳基化反应,从而提供了相应的偶合产物,收率好至极好,而无需使用外部配体或添加剂作为促进剂。同样,我们已经报道了这种可回收的催化体系,以优异的产率有效地合成了1-芳基-1,2,3-三唑生物。从相应的芳基硼酸生物炔烃,NaN 3的反应中获得所需的三唑。和在室温下在/乙腈中作为溶剂的0.5 mol%催化剂,而无需额外使用外部还原剂。这些方法显示出显着的优点,例如催化剂的非均相性质,催化剂的低负载,易于制备,产率高,反应时间短和操作简单。同样,可以通过在外部施加永磁体将催化剂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且可以在六个连续的反应循环中重复使用而不会显着降低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