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75025-1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75025-13-5
化学式
C76H17N
mdl
——
分子量
943.978
InChiKey
OFJVBHCWBRGZL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邻二氯苯 为溶剂, 生成 cis-2,5-dibenzylfulleropyrrolidine 、 trans-2,5-dibenzylfullero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N-未取代的全氟吡咯烷衍生物:重新研究,结构重新分配和新见解
    摘要:
    重新研究了[60]富勒烯与α-氨基酸和醛的反应,得到N-未取代的2,5-二取代的全吡咯烷。先前报告的立体化学应重新分配。首次观察到全吡咯烷的顺式和反式立体异构体之间可逆相互转化。
    DOI:
    10.1016/j.tetlet.2009.04.057
  • 作为产物:
    描述:
    L-苯丙氨酸足球烯氧气 作用下, 以 邻二氯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4.76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60]富勒烯与氨基酸和氨基酸酯的热反应研究†
    摘要:
    研究了[60]富勒烯与一系列氨基酸和氨基酸酯在好氧和黑暗条件下的热反应。尽管没有有意地添加醛,但是从这些反应可以获得全吡咯烷。已经提出了可能的涉及罕见的C–N键断裂的反应机理,以生成醛,然后与氨基酸和氨基酸酯反应生成甲亚胺基团,然后将1,3-偶极环加成生成[60]富勒烯,从而得到全吡咯烷。对照实验支持我们提出的机制,并阐明了氨基酸和氨基酸酯的C–N键裂解的先天性。
    DOI:
    10.1039/c2ob26066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