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4,4'-(prop-1-ene-1,3-diyl)bis(1,2-dichlorobenzene) | 1374014-7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4,4'-(prop-1-ene-1,3-diyl)bis(1,2-dichlorobenzene)
英文别名
——
(E)-4,4'-(prop-1-ene-1,3-diyl)bis(1,2-dichlorobenzene)化学式
CAS
1374014-71-7
化学式
C15H10Cl4
mdl
——
分子量
332.056
InChiKey
JXPYSKVEUAAMHQ-OWOJBT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6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氯苯基乙醇 在 C37H36Cl2NPRuS2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E)-4,4'-(prop-1-ene-1,3-diyl)bis(1,2-dichlo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钳催化伯醇脱氧偶联选择性合成烷烃和烯烃
    摘要:
    醇选择性地转化为烷烃和烯烃是一个迷人但极其困难的过程。在此,我们探索了吖啶衍生的 SNS-Ru 钳形络合物在将伯醇选择性转化为长链烯烃和烷烃中的活性。均偶联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都能以优异的选择性提供所需产物的良好收率。各种控制实验以及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顺序是脱氢、羟醛缩合、去甲酰化和氢化。
    DOI:
    10.1021/acs.organomet.2c005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Catalyzed Completely Deoxygenative Coupling of 2-Arylethanols through Base-Induced Net Decarbonylation
    作者:Seetharaman Manojveer、Sebastian J. K. Forrest、Magnus T. Johnson
    DOI:10.1002/chem.201705208
    日期:2018.1.19
    Substituted arylethanols can be coupled by using a readily available Ru catalyst in a fully deoxygenative manner to produce hydrocarbon chains in one step. Contro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deoxygenation occurs through an aldol condensation, whereas the second occurs through a base‐induced net decarbonylation. This double deoxygenation enable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use of alcohols as
    可以通过使用容易获得的Ru催化剂以完全脱氧的方式偶联取代的芳基乙醇,从而一步生成烃链。对照实验表明,第一次脱氧通过羟醛缩合发生,而第二次通过碱诱导的净脱羰发生。这种双重脱氧使得在将醇用作通用和绿色烷基化试剂以及其他领域(例如脱氧和过度官能化的生物质的提质以生产烃)中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可能。
  • Palladium-Catalyzed Heck-Type Reactions of Allylic Ester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or Potassium Aryltrifluoroborates
    作者:Bo Yao、Yan Liu、Meng-Ke Wang、Jin-Heng Li、Ri-Yuan Tang、Xing-Guo Zhang、Chen-Liang Deng
    DOI:10.1002/adsc.201100889
    日期:2012.4.16
    A selective and general route to (E)‐1,3‐diaryl‐prop‐1‐enes and (E)‐3‐arylallyl acetates has been developed by palladium‐catalyzed Heck‐type reactions of allylic ester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or potassium aryltrifluoroborates. The present method selectively proceeds including β‐OAc elimination or β‐H el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oronic acids. Whereas a variety of allylic esters were reacted with
    通过催化的烯丙基酯与芳基硼酸或芳基三硼酸的Heck型反应,已经开发出一种选择性的通用路线来制备(E)-1,3-二芳基丙-1-烯和(E)-3-芳基乙酸烯丙酯。本方法选择性地进行,包括基于硼酸的β-OAc消除或β-H消除。各种烯丙基酯与芳基硼酸乙酸(II)[Pd(OAc)2 ],四正丁基氯化铵[(n -Bu)4 NCl]和磷酸二氢(KH 2 PO)反应4)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二芳基化产物,用芳基三硼酸处理烯丙基酯得到相应的单芳基化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Z)-1,3-二苯基-2-丙烯-1-酮,2-丙烯-1-酮,1,3-二苯基-,(2Z)- 龙血素D 龙血素A 龙血素 B 黄色当归醇F 黄色当归醇B 黄腐醇; 黄腐酚 黄腐醇 D; 黄腐酚 D 黄腐酚B 黄腐酚 黄腐酚 黄卡瓦胡椒素 C 高紫柳查尔酮 阿普非农 阿司巴汀 阿伏苯宗 金鸡菊查耳酮 邻肉桂酰苯甲酸 达泊西汀杂质25 豆蔻明 补骨脂色烯查耳酮 补骨脂查耳酮 补骨脂呋喃查耳酮 补骨脂乙素 蜡菊亭; 4,2',4'-三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 苯酚,4-[3-(2-羟基苯基)-1-苯基丙基]-2-(3-苯基丙基)- 苯磺酰胺,N-[4-[3-(3-羟基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N-[3-[3-(4-羟基-3-甲氧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4-甲氧基-N,N-二甲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化,4,5-二甲氧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4-甲氧基-3-(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甲醇,4-甲氧基-a-[2-(4-甲氧苯基)乙烯基]- 苯甲酸-[4-(3-氧代-3-苯基-丙烯基)-苯胺] 苯甲酸,3-[3-(4-溴苯基)-1-羰基-2-丙烯基]-4-羟基- 苯甲酰(2-羟基苯酰)甲烷 苯甲腈,4-(1-羟基-3-羰基-3-苯基丙基)- 苯基[2-(1-萘基)乙烯基]甲酮 苯基-(三苯基-丙-2-炔基)-醚 苯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噻唑-2-基)-甲酮 苯亚甲基苯乙酮 苯乙酰腈,a-(1-氨基-2-苯基亚乙基)- 苯丙酸,a-苯甲酰-b-羰基-,苯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苯,1-(2,2-二甲基-3-苯基丙基)-2-甲基- 苏木查耳酮 苄桂哌酯 苄基(4-氯-2-(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芦荟提取物 腈苯唑 胀果甘草宁C 聚磷酸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