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4-fluorophenyl)(hydroxy)carbamate | 1448754-8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4-fluorophenyl)(hydroxy)carbam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4-fluorophenyl)(hydroxy)carbamate化学式
CAS
1448754-88-8
化学式
C11H14FNO3
mdl
——
分子量
227.235
InChiKey
VRRZDVDAGHHDJ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6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9.7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苯甲醇tert-butyl (4-fluorophenyl)(hydroxy)carbamate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2 %的产率得到N-Boc-N-(4-fluorophenyl)-O-benzylhydrox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中的羟胺聚合合成 N-芳基羟胺衍生物
    摘要:
    羟胺衍生物是成熟的氮前体,可通过氮-氧键的断裂经历各种过渡金属催化的转化。相反,由于 N-O 键固有的脆弱性,含有可转移亲电子羟胺的试剂的开发一直难以实现。在此,我们展示了高价碘化学在合成用于亲电子 N-O 部分转移的试剂中的效用。试剂2是一种羟胺极化,可通过铜催化的与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形成高价值的N-芳基羟胺合成子。使用试剂2的方法显示出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特别是对其他亲电官能团的耐受性,并且与合成N-芳基羟胺衍生物的其他方法相比表现出正交反应性。这些可以进行 Cope 重排和后官能化,提供各种含氮结构单元。实验和计算机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催化循环,其中第一步涉及形成铜(II)-羟胺物质。然后该物质与硼酸反应产生所需的产物。
    DOI:
    10.1021/acscatal.3c06020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tert-butoxy)carbonyl]({[(tert-butoxy)carbonyl]oxy})azanide 在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 sodium methylatepotassium carbonate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 作用下, 以 甲醇二甲基亚砜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tert-butyl (4-fluorophenyl)(hydroxy)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中的羟胺聚合合成 N-芳基羟胺衍生物
    摘要:
    羟胺衍生物是成熟的氮前体,可通过氮-氧键的断裂经历各种过渡金属催化的转化。相反,由于 N-O 键固有的脆弱性,含有可转移亲电子羟胺的试剂的开发一直难以实现。在此,我们展示了高价碘化学在合成用于亲电子 N-O 部分转移的试剂中的效用。试剂2是一种羟胺极化,可通过铜催化的与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形成高价值的N-芳基羟胺合成子。使用试剂2的方法显示出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特别是对其他亲电官能团的耐受性,并且与合成N-芳基羟胺衍生物的其他方法相比表现出正交反应性。这些可以进行 Cope 重排和后官能化,提供各种含氮结构单元。实验和计算机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催化循环,其中第一步涉及形成铜(II)-羟胺物质。然后该物质与硼酸反应产生所需的产物。
    DOI:
    10.1021/acscatal.3c060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bining Zn ion catalysis with homogeneous gold catalysis: an efficient annulation approach to N-protected indoles
    作者:Yanzhao Wang、Lianzhu Liu、Liming Zhang
    DOI:10.1039/c2sc21333h
    日期:——
    The Fischer indole synthesis is perhaps the most powerful method for indole preparation, but it often suffers from low regioselectivities with unsymmetric aliphatic ketone substrates and strong acidic conditions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alpha,beta-unsaturated ketones. In this article, we disclose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N-protected indoles from N-arylhydroxamic acids/N-aryl-N-hydroxycarbamates and
    Fischer吲哚合成也许是最有效的吲哚制备方法,但是它经常遭受区域选择性低,脂族酮不对称底物和强酸性条件的困扰,不适用于α,β-不饱和酮。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的协同催化作用,由N-芳基异羟酸/ N-芳基-N-羟基氨基甲酸酯和各种炔烃有效合成了N-保护的吲哚催化类似于属酶如人碳酸酐酶II中的相关离子催化,并且通过形成相应的螯合物来实质上增强N-酰化羟胺的O-亲核性。螯合物可以攻击活化的炔烃,形成O-烯基-N-芳基异羟酸酯,这种化合物容易进行3,3-σ重排和随后的环脱以产生N保护的吲哚产物。这种新的化学方法在费歇尔吲哚合成方面提供了几项重要的改进:a)反应条件为弱酸性,可以耐受诸如Boc之类的敏感基团;b)较宽的底物范围,包括具有侧链羰基(在费歇尔化学中具有反应性)和烷基化物(例如3f)的底物;c)在温和得多的条件下形成2-取代的吲哚具有更好的区域选择性;d)2-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