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phenylethynyl)[4,4'-bis(1-phenyl-1H-1,2,3-triazol-4-yl)-2,2'-bipyridine]platinum(II) | 1374024-5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phenylethynyl)[4,4'-bis(1-phenyl-1H-1,2,3-triazol-4-yl)-2,2'-bipyridine]platinum(II)
英文别名
——
bis(phenylethynyl)[4,4'-bis(1-phenyl-1H-1,2,3-triazol-4-yl)-2,2'-bipyridine]platinum(II)化学式
CAS
1374024-55-1
化学式
C42H28N8Pt
mdl
——
分子量
839.818
InChiKey
CATBVJVCBIEOE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hloro[4,4'-bis(trimethylsilylethynyl)-2,2'-bipyridine]platinum(II) 在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diisopropylamine 、 CuI 、 KF 、 ethyldiisopropylamine (DIPEA) 、 Cu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bis(phenylethynyl)[4,4'-bis(1-phenyl-1H-1,2,3-triazol-4-yl)-2,2'-bipyridine]platin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点击化学对发光联吡啶 PtII 双乙炔化物进行后官能化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不同取代的 5- 和 4,4'-乙炔基-bpy PtII 双乙炔配合物(bpy = 2,2'-联吡啶)的合成及其使用点击化学的后功能化。CuI 催化的叠氮化物-炔 [3+2] 环加成反应是一种高产率修饰 PtII 复合物的有效方法。已经研究了所有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特性以及电化学行为。研究的化合物在室温下发射 598 到 660 nm 之间的光,在溶液中达到 0.33 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未取代的 bpy PtII 双乙炔复合物的明亮发光特性在点击功能化后不受影响,因为所得的三唑取代基对非辐射衰减速率常数没有显着影响。该路线为控制配合物的体积、溶解度以及它们在大分子、聚合物和表面上的进一步延伸或固定化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而不会影响它们的内在特性。在溶液处理的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中,选择了两种衍生物作为三线态发射体分子。
    DOI:
    10.1002/ejic.201200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