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在动物实验中未发现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作用。
霜霉威主要通过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进而抑制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与萌发。作为内吸传导性杀菌剂,它在用作土壤处理时能迅速被根部吸收,并向上输送到整个植株;当用于茎叶处理时,则能在叶片中快速分布并发挥保护作用,在30分钟内就能提供保护。此外,霜霉威还适用于无土栽培、浸泡块茎和球茎、制作种衣剂等用途。由于其独特的机理与其它杀菌剂不同,它与其他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并且尤其对已对抗常用杀菌剂产生耐药性的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毒性霜霉威的原药在大鼠中的急性经口LD₅₀值为2000~8600mg/kg,小鼠为1960~28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₅₀大于3000mg/kg;大鼠腹腔注射LD₅₀为763mg/kg;大鼠急性吸入LC₅₀大于3960mg/L。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作用,豚鼠致敏试验亦未见异常。两年喂养动物实验显示其在大鼠中的非作用剂量为36.5mg/(kg·d),小鼠为54.1mg/(kg·d),狗的一年喂养非作用剂量为70mg/(kg·d)。经动物试验,霜霉威未见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效应。
在水生生物方面,其对鲤鱼的LC₅₀值(96小时)为234.6mg/L,虹鳟鱼为409.9~616mg/L(96小时),蓝鳃翻车鱼为415.0mg/L。该药剂对蜜蜂安全,并表现出低毒性的特点。
化学性质霜霉威纯品为白色结晶状物质,易吸湿,具有轻微的芳香气味。其熔点在45~55℃之间,在25℃时的蒸气压为8×10⁻⁹Pa。常用盐酸盐形式仅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其中甲醇溶解度大于500g/L,异丙醇大于300g/L,二氯甲烷大于430g/L,而甲苯和己烷中的溶解度则小于0.1g/L,醋酸乙酯的溶解度为23g/L。水中的溶解度达到867g/L。霜霉威对光稳定,在常温下不易分解。然而,它会对某些金属产生腐蚀作用。
用途作为一种内吸性杀菌剂,霜霉威适用于叶面喷雾、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等应用场合。它可以有效防治由丝囊霉、盘梗霉、霜霉、疫霉、假霜霉、腐霉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并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在土壤中,使用72.2%水剂400~600倍液进行浇灌;在叶面上,则使用600~1000倍液,在病发前喷雾,每隔7~10天施药一次。
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霜霉威不仅可用作茎叶处理,还适用于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用以防治由霜霉目真菌引起的各种作物病害。
生产方法霜霉威的生产首先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丙烯腈,并于水浴加热至适当温度后通入二甲胺气体。反应1小时后,得到β-二甲氨基丙腈。然后,在高压釜中加入该化合物、催化剂和溶剂,排除空气并通氮气后,在适宜温度下通入氢气直至釜压稳定(5MPa),冷却脱溶后收集73~75℃/9×10³Pa的馏分,即得N,N-二甲基-1,3-二丙胺。最终,在三口瓶中将上述产物与溶剂和缚酸剂混合后冷却,滴加氯甲酸正丙酯反应至30~40℃,持续反应1小时后过滤洗涤,收集滤液及洗涤液减压脱溶,即得到霜霉威产品。此过程的收率在66%~67%,含量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