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thyl-1-phenethyl-5-phenyl-1H-1,2,3-triazole | 1039487-5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thyl-1-phenethyl-5-phenyl-1H-1,2,3-triazole
英文别名
4-Ethyl-5-phenyl-1-(2-phenylethyl)triazole
4-ethyl-1-phenethyl-5-phenyl-1H-1,2,3-triazole化学式
CAS
1039487-57-4
化学式
C18H19N3
mdl
——
分子量
277.369
InChiKey
JQXXMCHUUKWNQ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30.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苯基-1-丁炔(2-叠氮基乙基)-苯chloro(1,5-cyclooctadiene)(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e)ruthenium(II)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20%的产率得到4-ethyl-1-phenethyl-5-phenyl-1H-1,2,3-tr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介质中钌催化的叠氮化物-硫代炔烃环加成反应:温和,正交和生物相容性化学连接
    摘要:
    有效的金属促进的生物正交连接的发展仍然是主要的科学挑战。本文证明,当用催化量的合适的钌络合物处理时,叠氮化物在水溶液中与硫代炔烃进行有效的区域选择性室温环化。该反应与不同的生物分子相容,并且可以在复杂的水性混合物中进行,例如磷酸盐缓冲液,细胞裂解液,胎牛血清,甚至是活细菌(大肠杆菌)。重要的是,该反应与经典的CuAAC相互相容。
    DOI:
    10.1002/anie.2017050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Catalyz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Scope and Mechanism
    作者:Brant C. Boren、Sridhar Narayan、Lars K. Rasmussen、Li Zhang、Haitao Zhao、Zhenyang Lin、Guochen Jia、Valery V. Fokin
    DOI:10.1021/ja0749993
    日期:2008.7.1
    catalytic activity of a series of ruthenium(II) complexes in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s has been evaluated. The [Cp*RuCl] complexes, such as Cp*RuCl(PPh 3) 2, Cp*RuCl(COD), and Cp*RuCl(NBD), were among the most effective catalysts.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Cp*RuCl(PPh 3) 2 or Cp*RuCl(COD), primary and secondary azides react with a broad range of terminal alkynes containing a range of functionalities
    已经评估了一系列 (II) 配合物在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Cp*RuCl] 配合物,如 Cp*RuCl(PPh 3) 2、Cp*RuCl(COD) 和 Cp*RuCl(NBD),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在催化性 Cp*RuCl(PPh 3) 2 或 Cp*RuCl(COD) 存在下,伯和仲叠氮化物与包含一系列官能团的广泛末端炔反应,选择性地产生 1,5-二取代 1,2,3 -三唑类;叔叠氮化物的反应性明显较低。两种配合物还促进有机叠氮化物与内部炔烃的环加成反应,从而获得完全取代的 1,2,3-三唑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 (RuAAC) 似乎通过叠氮化物炔烃反应物的氧化偶联进行,得到六元环中间体,其中第一个新的碳 - 氮键在炔烃的更具电负性的碳和叠氮化物的末端亲电氮之间形成。此步骤之后是还原消除,形成三唑产物。DFT 计算支持这一机制建议,并表明还原消除步骤是速率决定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