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chloro-1,1-dimethylethyl)-4-phenyl-quinazoline | 107288-8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chloro-1,1-dimethylethyl)-4-phenyl-quinazoline
英文别名
2-(1-chloro-2-methylpropan-2-yl)-4-phenylquinazoline
2-(2-chloro-1,1-dimethylethyl)-4-phenyl-quinazoline化学式
CAS
107288-85-7
化学式
C18H17ClN2
mdl
——
分子量
296.799
InChiKey
SLQCBKOUDQPOD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1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25.7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酮titanium(IV) tetraethanolate 、 carbonyl(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cobalt diiodide 、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8.0h, 生成 2-(2-chloro-1,1-dimethylethyl)-4-phenyl-quin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的Co(III)通过的C-H活化喹唑啉的催化的合成Ñ -Sulfinylimines和Benzimidates
    摘要:
    芳烃的C–H活化已被确定为通过芳烃与不饱和偶联伙伴之间的环化进行杂环合成的重要策略。然而,腈未能充当这样的偶联伴侣。二恶唑酮已被用作腈的合成子,并且随后与带有功能性导向基团的芳烃如N-亚磺酰亚胺和苯甲二胺偶合,提供了在Co(III)催化下容易接近两类喹唑啉的途径。
    DOI:
    10.1021/acs.orglett.6b002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quinazolines
    作者:Jan Bergman、Anna Brynolf、Björn Elman、Eino Vuorinen
    DOI:10.1016/s0040-4020(01)87338-5
    日期:1986.1
  • BERGMAN J.; BRYNOLF A.; ELMAN B.; VUORINEN E., TETRAHEDRON, 42,(1986) N 13, 3697-3706
    作者:BERGMAN J.、 BRYNOLF A.、 ELMAN B.、 VUORINEN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