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llyloxy-3,5-di-t-butylbenzyl alcohol | 153034-3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llyloxy-3,5-di-t-butylbenzyl alcohol
英文别名
(2-(allyloxy)-3,5-di-tert-butylphenyl)methanol
2-allyloxy-3,5-di-t-butylbenzyl alcohol化学式
CAS
153034-31-2
化学式
C18H28O2
mdl
——
分子量
276.419
InChiKey
LEYOBDFFXKKIK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3.7±42.0 °C(predicted)
  • 密度:
    0.957±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4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29.4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llyloxy-3,5-di-t-butylbenzyl alcohol三溴化磷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58h, 生成 2-((2-(allyloxy)-3,5-di-tert-butylbenzyl)(methyl)amino)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酚盐-醚酚盐ONO'O配体的锆配合物: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
    摘要:
    提出了一种获得新的氨基酚盐-醚酚盐 ONO'O 配体的合成方案。原型叔丁基取代的ONO'O配体的异丙醇锆和苄基络合物可以高产率合成为单一构象异构体。对(ONO'O)Zr(O i Pr) 2的核磁共振波谱和单晶 X 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配体以fac-fac配位模式与金属中心结合,就像众所周知的双(氨基酚盐) )ONNO 类似物。异丙醇络合物(ONO'O)Zr(O i Pr) 2被证明是左旋丙交酯和外消旋丙交酯聚合的有效催化剂,其生产率与基准(ONNO)Zr(O i Pr)相似。 2在溶液中和在纯单体中。与基准(ONNO)ZrBn 2不同,在所探索的反应条件下,苄基络合物(ONO'O)ZrBn 2在乙烯聚合中不活跃。DFT 研究表明,与 ONNO 或 OO'O'O 配体相比,ONO'O 配体的阳离子活性物质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几何形状。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3.122999
  • 作为产物:
    描述:
    2-(allyloxy)-3,5-di-tert-butylbenzaldehy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9%的产率得到2-allyloxy-3,5-di-t-butylbenzyl alcoh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立体加速
    摘要:
    可以采用由1-烯丙氧基-2-(取代)甲基苯中不同邻位取代基引起的构象约束条件(其中取代基为1,3偶极子,如叠氮化物或3-氧化吡啶鎓基团)来加速1 ,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这种方式,否则将不进行的环加成反应可以被迫进行反应。
    DOI:
    10.1016/s0040-4020(01)8803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 Light-Promoted Synthesis of Spiroepoxy Chromanone Derivatives via a Tandem Oxidation/Radical Cyclization/Epoxidation Process
    作者:Sungwoo Jung、Jiyun Kim、Sungwoo Hong
    DOI:10.1002/adsc.201701072
    日期:2017.11.23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traightforward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spiroepoxy chroman‐4‐one derivatives was developed using a visible light‐enabled tandem radical strategy. The reaction is initiated by the formation of an acyl radical that undergoes intramolecular radical cyclization and epoxidation. The optimal result was obtained with 1 mol% of Ru(bpy)3Cl2⋅6H2O, TBHP, and K2CO3 in i‐PrOAc at room
    使用可见光启用的串联自由基策略开发了一种高效且直接的合成螺环氧基苯并吡喃-4-酮生物的方法。通过形成经历分子内自由基环化和环氧化的酰基自由基来引发反应。用1mol%的Ru获得的最优结果(BPY)32 ⋅6H 2 O,TBHP,和K 2 CO 3在我-PrOAc在室温下与来自蓝色LED照射。这种前所未有的串联方法利用了广泛的底物,并提供了一种方便而强大的合成工具,可用于获得合成上有用的螺环苯并二氢吡喃-4-酮及其含氮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