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SDBS)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状固体。它难挥发,易溶于水,并能形成半透明溶液。对碱、稀酸和硬水具有化学稳定性,微毒。它是常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典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去污和乳化作用,可作为洗涤剂等应用。虽然耐硬水能力稍弱,但与螯合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应用领域广泛,尤其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最为典型。
洗涤作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黄色油状体,在纯化后可以形成六角形或斜方形强片状结晶。其具有微毒性,并已被认定为安全化工原料。这种物质在水果和餐具清洗中广泛应用,由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价格低廉。
根据应用不同,洗涤剂中使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分为支链结构(ABS)和直链结构(LAS)。支链结构生物降解性小,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直链结构易生物降解,生物降解率可超过90%,环保性能更好。
该物质是中性的,对水硬度敏感,不易氧化,起泡力强,去污力高。它容易与各种助剂复配,成本较低,合成工艺成熟,在洗涤剂中有广泛应用。此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颗粒、蛋白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尤其在天然纤维上表现突出。其去污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并且泡沫丰富。
然而,这种物质存在两个缺点:一是耐硬水较差,去污性能会因水质硬度降低;二是脱脂能力强,可能对手部皮肤产生刺激性。因此,在使用含有此成分的洗涤剂时,通常需配合适量螯合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漂洗。近年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以提升综合洗涤效果。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乳化剂和增稠剂。在食品中,其作为防腐剂的用量不得超过0.2%,作为乳化剂和增稠剂时,其用量应根据具体应用而定。
生产方法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方法包括:将直链烷基苯(LAB)用三氧化硫或发烟硫酸磺化生成烷基磺酸,再通过中和反应制成;或者以十二烷基氯与苯缩合成十二烷基苯,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在30~40℃下进行磺化,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分馏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