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3,5-di-tert-butyl-2-(2'-pyridyl)pyrrolyl)zinc | 697750-6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3,5-di-tert-butyl-2-(2'-pyridyl)pyrrolyl)zinc
英文别名
——
bis(3,5-di-tert-butyl-2-(2'-pyridyl)pyrrolyl)zinc化学式
CAS
697750-65-5
化学式
C34H46N4Zn
mdl
——
分子量
576.156
InChiKey
NIYYUXOWDMGAN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iethylzinc2-(2-pyridyl)-3,5-di-t-butylpyrrole正己烷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7%的产率得到bis(3,5-di-tert-butyl-2-(2'-pyridyl)pyrrolyl)zinc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究铜和锌双吡啶基吡咯化物的氧化还原无毒
    摘要:
    研究了一系列带有两个系统取代的2,2'-吡啶基吡咯烷配体的二价铜和锌的配合物,命名为L n,表示吡咯CF 3取代基的数量(n = 0、1、2),其几何形状和分子结构均被研究。电子结构。这些揭示了吡啶基吡咯烷是高度各向异性的氮供体配体,其使ML 2配合物从平面和四面体结构扭曲。表征包括CV和质谱分析,它们显示了超越常规最大金属氧化态的阳离子。一系列Cu(L n)2的多个微波频率下的EPR研究深入了解了取代基对这些配合物前沿轨道组成的影响。而Cu(L 2)2展出EPR谱那名大致比得上典型,四方晶扭曲的Cu II络合物与具有SOMO d X ² - Ý ²字符,另外两个复合物表现出更不寻常的EPR谱表明其独特的几何形状的,让人联想到赤道空的三角双锥体杂交,并且与所有三个Cu(L n)2的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完全一致。DFT计算可映射氧化还原变化时的几何变化和离域变化,并显示出在吡咯化物供体而非金属处氧化的相关性。
    DOI:
    10.1002/ejic.2018009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idylpyrrolides as alternatives to cyclometalated phenylpyridine ligand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uminescent zinc and boron pyridylpyrrolide complexes
    作者:Jamie J. Klappa、Sarah A. Geers、Sarah J. Schmidtke、Laura A. MacManus-Spencer、Kristopher McNeill
    DOI:10.1039/b315523d
    日期:——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ix luminescent pyridylpyrrolide complexes and the first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yridylpyrrolide metal complexes are reported. A series of new zinc complexes, bis(pyridylpyrrolyl)zinc, (R2PyrPy)2Zn (R = Me, Et, iPr, tBu, and Ph), that vary in their substituents on the pyrrole ring (Me, Et, iPr, tBu, and Ph), were prepared. Pyrrole substitution produced
    报道了六个发光的吡啶吡咯化物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吡啶吡咯化物属配合物的首次结构表征。一系列新的络合物,双(吡啶吡咯基),(R 2 PyrPy)2 Zn(R = Me,Et,i Pr,t Bu,and Ph)在吡咯环上的取代基(Me,Et,i Pr,t Bu,and Ph)分别是准备好了。吡咯取代在配合物中产生小的结构变化,并且几乎不影响荧光性质。发现配合物是发光的,在495nm处发射(Φ 分别为0.32、0.32、0.31、0.19和0.57)。制备了类似物(Me 2 PyrPy)BF 2,发现它与络合物具有共同的发光特性,它们在505 nm(Φ = 0.22)处发射,但不发光。-灵敏度。总共报告了四个晶体结构,t Bu 2 PyrPyH,(Me 2 PyrPy)2 Zn,(t Bu 2 PyrPy)2 Zn和(Me 2 PyrPy)BF 2。t Bu 2 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