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romoethoxy)-N,N-diethylacetamide | 391874-1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romoethoxy)-N,N-diethylacetamide
英文别名
——
2-(2-bromoethoxy)-N,N-diethylacetamide化学式
CAS
391874-14-9
化学式
C8H16BrNO2
mdl
——
分子量
238.125
InChiKey
RSUNINBKFKBR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7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29.5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11,17,23-tetra-t-butyl-25,26,27,28-tetrahydroxycalix-4-arene2-(2-bromoethoxy)-N,N-diethylacetamid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0h, 以50%的产率得到5,11,17,23-tetra-tert-butyl-25,26,27,28-tetrakis[2-(diethylcarbamoymethoxy)ethoxy]calix[4]a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A p-tert-butylcalix[4]arene functionalised at its lower rim with ether-amide pendant arms acts as an inorganic–organic receptor: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its lanthanide complexes
    摘要:
    新的窄边缘功能化受体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2-(二乙基氨基甲氧基)乙氧基)]大环[4]芳烃(A4bL4)已成功合成。NMR光谱显示其在溶液中呈现锥体构象,具有时间平均的C4v对称性。A4bL4与丙三价铕、镓、铽、铥离子在乙腈中反应,生成1:1的配合物,logK1范围为8.6-9.6,这通过ES-MS、1H-和13C-NMR数据得到了证实。已分离出Ln = Eu、Gd、Tb和Lu的配合物,且[Lu(A4bL4)(H2O)](CF3SO3)3·2Et2O的晶体结构显示金属离子被四个臂形成的腔体包裹。LuIII为9配位状态,连接四个醚基和四个羰基功能团,以及一个通过氢键与酚醚基团相连的水分子,从而固定了由悬臂形成的腔体。此外,一个醚分子被插入定义为芳香环的疏水腔体中。NMR(La, Lu)和光致发光(Eu, Tb)数据均指向金属中心具有相对较高的局部对称性,而寿命测定与内层水分子的配位一致。新配体使得TbIII离子的发光敏感化(Qabs = 5.8%在乙腈中,τF = 1.42 ms),而LMCT状态的可能存在严重限制了EuIII的这种过程:Qabs = 2.0%,τF = 0.73 ms。
    DOI:
    10.1039/b105513p
  • 作为产物:
    描述:
    diethylcarbamoylmethoxy acetic acid二溴亚砜 、 dimethyl sulfide boran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2-(2-bromoethoxy)-N,N-dieth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 p-tert-butylcalix[4]arene functionalised at its lower rim with ether-amide pendant arms acts as an inorganic–organic receptor: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its lanthanide complexes
    摘要:
    新的窄边缘功能化受体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2-(二乙基氨基甲氧基)乙氧基)]大环[4]芳烃(A4bL4)已成功合成。NMR光谱显示其在溶液中呈现锥体构象,具有时间平均的C4v对称性。A4bL4与丙三价铕、镓、铽、铥离子在乙腈中反应,生成1:1的配合物,logK1范围为8.6-9.6,这通过ES-MS、1H-和13C-NMR数据得到了证实。已分离出Ln = Eu、Gd、Tb和Lu的配合物,且[Lu(A4bL4)(H2O)](CF3SO3)3·2Et2O的晶体结构显示金属离子被四个臂形成的腔体包裹。LuIII为9配位状态,连接四个醚基和四个羰基功能团,以及一个通过氢键与酚醚基团相连的水分子,从而固定了由悬臂形成的腔体。此外,一个醚分子被插入定义为芳香环的疏水腔体中。NMR(La, Lu)和光致发光(Eu, Tb)数据均指向金属中心具有相对较高的局部对称性,而寿命测定与内层水分子的配位一致。新配体使得TbIII离子的发光敏感化(Qabs = 5.8%在乙腈中,τF = 1.42 ms),而LMCT状态的可能存在严重限制了EuIII的这种过程:Qabs = 2.0%,τF = 0.73 ms。
    DOI:
    10.1039/b105513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uning the Stoichiometry of Lanthanide Complexes with Calixarenes: Bimetallic Complexes with a Calix[6]arene Bearing Ether‐Amide Pendant Arms
    作者:Flor de María Ramírez、Loïc Charbonnière、Gilles Muller、Jean‐Claude G. Bünzli
    DOI:10.1002/ejic.200300824
    日期:2004.6
    Reference LCSL-ARTICLE-2004-001View record in Web of Science Record created on 2006-02-15, modified on 2017-05-12
    参考 LCSL-ARTICLE-2004-001在 Web of Science Record 中查看记录,创建于 2006-02-15,修改于 2017-05-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