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onacosanol | 241140-6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onacosanol
英文别名
Nonacosan-2-OL
2-nonacosanol化学式
CAS
241140-68-1
化学式
C29H60O
mdl
——
分子量
424.795
InChiKey
PFLIRJQGEGKFC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3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2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onacosanol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吡啶 作用下, 反应 0.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芦荟叶表皮蜡中的极长链 3-羟基脂肪酸、3-羟基脂肪酸甲酯和 2-烷醇
    摘要:
    目前的工作旨在对覆盖单子叶植物芦荟叶子的表皮蜡混合物进行全面的化学表征。发现蜡混合物包含具有特征链长分布的典型脂肪族化合物类别,包括烷烃(主要是 C31)、伯醇(主要是 C28)、醛(主要是 C32)、脂肪酸甲酯(主要是 C28)和脂肪酸(双峰)分布在 C32 和 C28 附近)。鉴定了范围从 C42 到 C52 的烷基酯,并发现主要包含与 C16-C20 酸相连的 C28 醇。其他三个同源系列被确定为 3-羟基脂肪酸(主要是 C28)、它们的甲酯(主要是 C28)和 2-链烷醇(主要是 C31)。基于结构相似性和同源分布,可以假设导致这些新型蜡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一步的详细分析表明,A. arborescens 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覆盖了 15 μg/cm(2) 和 36 μg/cm(2) 的蜡,表皮和表皮之间的比例为 3:2 和 1:1。分别在每一侧的皮内蜡层。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表皮
    DOI:
    10.1016/j.phytochem.2014.08.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十八酸4-二甲氨基吡啶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丁基溴化铵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2-nonacos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芦荟叶表皮蜡中的极长链 3-羟基脂肪酸、3-羟基脂肪酸甲酯和 2-烷醇
    摘要:
    目前的工作旨在对覆盖单子叶植物芦荟叶子的表皮蜡混合物进行全面的化学表征。发现蜡混合物包含具有特征链长分布的典型脂肪族化合物类别,包括烷烃(主要是 C31)、伯醇(主要是 C28)、醛(主要是 C32)、脂肪酸甲酯(主要是 C28)和脂肪酸(双峰)分布在 C32 和 C28 附近)。鉴定了范围从 C42 到 C52 的烷基酯,并发现主要包含与 C16-C20 酸相连的 C28 醇。其他三个同源系列被确定为 3-羟基脂肪酸(主要是 C28)、它们的甲酯(主要是 C28)和 2-链烷醇(主要是 C31)。基于结构相似性和同源分布,可以假设导致这些新型蜡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一步的详细分析表明,A. arborescens 叶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覆盖了 15 μg/cm(2) 和 36 μg/cm(2) 的蜡,表皮和表皮之间的比例为 3:2 和 1:1。分别在每一侧的皮内蜡层。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表皮
    DOI:
    10.1016/j.phytochem.2014.08.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7943235B2
    申请人:——
    公开号:US7943235B2
    公开(公告)日:2011-05-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