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iolate | 25928-1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iolate
英文别名
Methyl-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iolat;Methyl 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2-ynoate
methyl 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iolate化学式
CAS
25928-18-1
化学式
C11H10O2
mdl
——
分子量
174.199
InChiKey
QZXDLHYNGLBDF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ropylium tetrafluoroborate 、 丙炔酸甲酯copper(I) oxide 、 sodium sulfi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13%的产率得到methyl 3-(cyclohepta-2,4,6-trien-1-yl)propio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催化末端炔烃与四氟硼酸鎓的交叉偶联重排:容易获得巴巴拉基取代的烯丙酸酯和 7-炔基环庚三烯
    摘要: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通过末端炔烃和四氟硼酸鎓的 π-炔烃-Cu(I) 配合物的环异构化形成铜卡宾的新策略。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表明,该反应从 π-炔烃-Cu(I) 络合物经历分子内环异构化过程,得到铜卡宾中间体,然后迁移插入第二个末端炔烃,得到巴巴拉基取代的烯丙酸酯。 . 此外,我们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 Cu(I) 催化交叉偶联方案,用于合成具有广泛官能团耐受性的 7-炔基环庚三烯,适用于天然产物的后期功能化。
    DOI:
    10.1021/acs.joc.1c028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skinson,R.M.,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0, vol. 23, p. 399 - 402
    作者:Hoskinson,R.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