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cetyl)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ilimine | 1260111-7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cetyl)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ilimine
英文别名
N-[[bromo(difluoro)methyl]-(4-methylphenyl)-lambda4-sulfanylidene]acetamide;N-[[bromo(difluoro)methyl]-(4-methylphenyl)-λ4-sulfanylidene]acetamide
N-(acetyl)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ilimine化学式
CAS
1260111-77-0
化学式
C10H10BrF2NOS
mdl
——
分子量
310.162
InChiKey
YPEGUXVGUZHX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8.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acetyl)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ilimine盐酸potassium permanga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8.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氟甲基和氯氟甲基亚砜亚胺:作为亲电全氟烷基化试剂的合成和评价
    摘要:
    描述了一种有效且方便的方法,可以合成一组二氟甲基亚砜亚胺,以及氯氟甲基亚砜、砜和亚砜亚胺。我们的程序不需要金属或不推荐的氟利昂,它提供了一条通往胡氏试剂的原始路线。前所未有的氯氟甲基亚砜亚胺也被分离出来,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是这种原始双卤化部分的亲电子源。还讨论了亲电氯氟甲基化的机理。
    DOI:
    10.1002/ejoc.201500201
  • 作为产物:
    描述: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oxide 、 乙腈三氟甲磺酸酐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83%的产率得到N-(acetyl) bromodifluoromethyl p-tolyl sulfil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氟烷基化亚磺胺盐和亚磺胺基亚胺盐的不同制备
    摘要:
    我们已经成功地将我们先前描述的用于制备三氟甲基N-酰基亚硫亚胺的方法扩展到溴二氟-和二氯氟甲基衍生物的情况。试图将这种N-酰基亚硫亚胺转化为游离的NH-亚硫亚胺的尝试失败了。然而,基于其直接的双三氟乙酮缩酮前体与胺反应的策略允许使用仲胺分离原始的硫代亚氨基亚胺盐或使用伯胺分离游离的NH-亚硫代亚胺。后者更容易N用吸电子基团官能化,得到的结构接近有效的全氟烷基化剂的结构。初步实验表明,这些新的基于亚硫亚胺的化合物具有较差的全氟烷基化能力,这表明与硫(VI)试剂相反,亚硫亚胺功能无法充分激活该目的。
    DOI:
    10.1002/adsc.2010004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vergent Preparation of Fluoroalkylated Sulfilimine and Sulfilimino Iminium Salts
    作者:Céline Urban、Yohan Macé、Frédéric Cadoret、Jean-Claude Blazejewski、Emmanuel Magnier
    DOI:10.1002/adsc.201000494
    日期:2010.11.2
    the preparation of trifluoromethyl N-acyl sulfilimines to the case of bromodifluoro- and dichlorofluoromethyl derivatives. Attempts to convert such N-acyl sulfilimines to free NH-sulfilimines failed. However, a strategy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their direct ditriflyl ketal precursor with amines allows the isolation of either original sulfilimino iminium salts using secondary amines or of free NH-sulfilimines
    我们已经成功地将我们先前描述的用于制备三氟甲基N-酰基亚硫亚胺的方法扩展到溴二氟-和二氯氟甲基衍生物的情况。试图将这种N-酰基亚硫亚胺转化为游离的NH-亚硫亚胺的尝试失败了。然而,基于其直接的双三氟乙酮缩酮前体与胺反应的策略允许使用仲胺分离原始的硫代亚氨基亚胺盐或使用伯胺分离游离的NH-亚硫代亚胺。后者更容易N用吸电子基团官能化,得到的结构接近有效的全氟烷基化剂的结构。初步实验表明,这些新的基于亚硫亚胺的化合物具有较差的全氟烷基化能力,这表明与硫(VI)试剂相反,亚硫亚胺功能无法充分激活该目的。
  • Difluoromethyl and Chlorofluoromethyl Sulfoximines: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as Electrophilic Perfluoroalkylating Reagents
    作者:Bruce Pégot、Céline Urban、Aaron Bourne、Thanh Nghi Le、Sébastien Bouvet、Jérôme Marrot、Patrick Diter、Emmanuel Magnier
    DOI:10.1002/ejoc.201500201
    日期:2015.5
    original route to Hu's reagent. Unprecedented chlorofluoromethyl sulfoximines have been also isolated, and these compounds have been shown to act as an electrophilic source of this original bis-halogenated moiety. The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philic chlorofluoromethylation is also discussed.
    描述了一种有效且方便的方法,可以合成一组二氟甲基亚砜亚胺,以及氯氟甲基亚砜、砜和亚砜亚胺。我们的程序不需要金属或不推荐的氟利昂,它提供了一条通往胡氏试剂的原始路线。前所未有的氯氟甲基亚砜亚胺也被分离出来,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是这种原始双卤化部分的亲电子源。还讨论了亲电氯氟甲基化的机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