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0-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 | 1361193-5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0-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N'-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b-GBSA;N,N'-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octanediamide
N,N0-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1361193-57-8
化学式
C32H44N6O2
mdl
——
分子量
544.74
InChiKey
YQAZUUCVLLASF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93.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ron(III) nitrate nonahydrateN,N0-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甲醇 为溶剂, 以68%的产率得到[Fe(III)(N,N'-bis(1-butyl-benzimidazol-2-y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NO3)2](NO3)*H2O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苯并咪唑基二酰胺配体的铁 (III) 配合物催化烯烃氧化
    摘要:
    摘要 基于双苯并咪唑的二酰胺配体 N,N'-双(1-丁基-苯并咪唑-2-基-甲基)-己烷-1,6-二甲酰胺 (L1 = b-GBSA) 和 N 的铁 (III) 配合物,已合成 N'-双(苯并咪唑-2-基-甲基)-苯-1,4-二甲酰胺(L2 = p-GBBA)。这些分析化学计量[Fe(L)X2]X,其中(X = Cl- 和NO 3 - )。配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红外、循环伏安法、电导测量、EPR、穆斯堡尔、磁化率研究进行表征。异构体位移值 (δ) 的范围为 0.29–0.36 mm/s,四极位移值 (ΔEq) 的范围为 0.73–0.81 mm/s。穆斯堡尔光谱证实它们是具有扭曲八面体几何形状的高自旋铁 (III) 配合物,低温 EPR 光谱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已获得铁 (III) 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图。E1/2 值相当阴极。发现磁矩值在高自旋铁 (III) 配合物的范围内。已经使用
    DOI:
    10.1016/j.molstruc.2011.12.04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苯并咪唑基二酰胺配体的铁 (III) 配合物催化烯烃氧化
    摘要:
    摘要 基于双苯并咪唑的二酰胺配体 N,N'-双(1-丁基-苯并咪唑-2-基-甲基)-己烷-1,6-二甲酰胺 (L1 = b-GBSA) 和 N 的铁 (III) 配合物,已合成 N'-双(苯并咪唑-2-基-甲基)-苯-1,4-二甲酰胺(L2 = p-GBBA)。这些分析化学计量[Fe(L)X2]X,其中(X = Cl- 和NO 3 - )。配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红外、循环伏安法、电导测量、EPR、穆斯堡尔、磁化率研究进行表征。异构体位移值 (δ) 的范围为 0.29–0.36 mm/s,四极位移值 (ΔEq) 的范围为 0.73–0.81 mm/s。穆斯堡尔光谱证实它们是具有扭曲八面体几何形状的高自旋铁 (III) 配合物,低温 EPR 光谱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已获得铁 (III) 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图。E1/2 值相当阴极。发现磁矩值在高自旋铁 (III) 配合物的范围内。已经使用
    DOI:
    10.1016/j.molstruc.2011.12.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s-benzimidazolyl diamide copper (II) complexes: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oxidation of substituted amino phenols
    作者:Gauri Ahuja、Pavan Mathur
    DOI:10.1016/j.inoche.2011.12.011
    日期:2012.3
    l-methyl)-hexane-1,6-dicarboxamide (b-GBSA) has been utilized to synthesize mononuclear copper (II) complexes with inner sphere anionic ligands like NO 3 − , Br − and Cl − . Two of the complexes [Cu(L)NO 3 ]NO 3 ( 1 ) and [Cu(L)Br]Br ( 2 ) have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The geometry of copper (II) in ( 1 ) is a distorted octahedral with NO 3 − anion acting as a bidentate ligand, while for (
    摘要 一种新的四齿配体 N,N'-双 (1-丁基-苯并咪唑-2-基-甲基)-己烷-1,6-二甲酰胺 (b-GBSA) 已被用于合成具有内链的单核 (II) 配合物。球形阴离子配体,如 NO 3 - 、Br - 和 Cl - 。复合物 [Cu(L)NO 3 ]NO 3 (1) 和 [Cu(L)Br]Br (2) 中的两种已在结构上进行了表征。(1) 中 (II) 的几何形状是扭曲的八面体,NO 3 - 阴离子充当双齿配体,而对于 (2),发现几何形状接近四角锥体。该配合物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取代的氧化。氧化在二氢吩恶嗪酮阶段对 2-基-5-甲基苯酚和邻醌对 2-基-4-叔丁基苯酚被阻止,就像酶吩恶嗪酮合酶一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