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yl)-2-methoxyhexane | 1021319-0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yl)-2-methoxyhexane
英文别名
1-methoxy-4-(2-methoxyhexyl)benzene
1-(4-methoxyphenyl)-2-methoxyhexane化学式
CAS
1021319-07-2
化学式
C14H22O2
mdl
——
分子量
222.327
InChiKey
YHFDSNKUWFTNQ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4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醇1-己烯4-碘苯甲醚potassium phosphate 、 silver hexafluoroantimonate 、 C28H40AuCl2NP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54%的产率得到1-(4-methoxyphenyl)-2-methoxy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体使能的金催化烯烃的1,2-杂芳基化。
    摘要:
    通过采用配体使能的Au(I)/ Au(III)催化与金络合物独特的π活化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已实现了令人垂涎的烯烃1,2-杂芳基化。本发明的使配体成为可能的方法不仅克服了对强牺牲氧化剂或光催化剂的需求,而且通过利用简单的和未预官能化的芳基偶联伙伴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操作。
    DOI:
    10.1039/d0cc0370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vealing Phenylium, Phenonium, Vinylenephenonium, and Benzenium Ions in Solution
    作者:Ilse Manet、Sandra Monti、Gottfried Grabner、Stefano Protti、Daniele Dondi、Valentina Dichiarante、Maurizio Fagnoni、Angelo Albini
    DOI:10.1002/chem.200701043
    日期:2008.1.18
    from a Wagner-Meerwein rearrangement to form benzyl cations. Further intermediates that have been predicted and detected are the phenylvinylium ion, possibly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vinylenephenonium ion, with 1-hexyne (lambda(max)=340 nm) and the benzenium ion with benzene (lambda(max)=380 nm). The final products were anisylhexyne and methoxybiphenyl (an analogous product and intermediate were detected
    通过在极性介质中对4-氯苯甲醚进行光解,生成了三重态((3)An(+))的4-甲氧基苯基离子,并通过快速光解法(lambda(max)= 400 nm)进行了检测。这是首次通过快速光解法检测溶液中的ion离子,并且该分配得到了时变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的支持。在纯溶剂中,阳离子被还原为茴香醚,此过程由电子从原料化合物((3)An(+)+ AnCl-> An(*)+ AnCl(* +)转移开始,并检测到自由基阳离子在470 nm处,然后是An(*)-> AnH)。在(3)An(+)阳离子上添加pi亲核试剂可在温和的非酸性条件下提供新颖途径获得许多其他阳离子中间体。两个中间体是由烯烃,双自由基阳离子和the离子依次形成的,通过闪光光解分别在440nm和320nm处检测到并且与计算一致。烯丙基茴香醚或β-烷氧基烷基茴香醚是最终产物,其中少量的α-烷氧基烷基茴香醚是由Wagner-Me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