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2-[(5S,6R)-5-allyl-6-phenylcyclohexa-1,3-dienyl]-4-tert-butyl-4,5-dihydrooxazole | 142757-8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2-[(5S,6R)-5-allyl-6-phenylcyclohexa-1,3-dienyl]-4-tert-butyl-4,5-dihydrooxazole
英文别名
——
(4S)-2-[(5S,6R)-5-allyl-6-phenylcyclohexa-1,3-dienyl]-4-tert-butyl-4,5-dihydrooxazole化学式
CAS
142757-82-2
化学式
C22H27NO
mdl
——
分子量
321.462
InChiKey
JMDOKCOJRARFQE-DBVUQKK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21.5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芳烃到高度对映异构体富集的取代环己二烯的非对映选择性转化
    摘要:
    将 C-亲核试剂和 C-亲电试剂依次添加到对映体纯的芳烃三羰基铬配合物 3a、b、6 和 8b 中,其中含有芳基结合的手性恶唑啉、SAMP-腙和手性亚胺助剂,可提供取代的环己二烯。C-亲核试剂包括烷基-、乙烯基-和苯基-锂试剂。C-亲电体包括甲基碘、烯丙基溴、苄基溴和炔丙基溴。以 1,5,6-取代模式获得 1,3-环己二烯。结果与在络合芳烃的邻位进行非对映选择性外亲核加成,然后将亲电试剂加到金属中心是一致的。使用烯丙基、苄基和炔丙基,直接还原消除产生反式-5,6-取代产物。与碘甲烷,还原消除之前是 CO 插入,并且仅形成乙酰环己二烯,其原位去质子化/烷基化产生其中三个 C-取代基跨芳烃双键添加的产物,具有完全的区域和立体控制。这两种途径反映了羰基化的迁移能力。苯基恶唑啉配合物 3a 的 X 射线结构测定使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合理化。恶唑啉和 SAMP-腙配合物 (>90% de) 的不对称诱导非常高,而手性苯甲醛亚胺配合物
    DOI:
    10.1055/s-2001-177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uendig, Ernst Peter; Ripa, Alberto; Bernardinelli, Gerald, Angewandte Chemie, 1992, vol. 104, # 8, p. 1115 - 1117
    作者:Kuendig, Ernst Peter、Ripa, Alberto、Bernardinelli, Geral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基(2,4,5-三苯基-2-环戊烯-1-基)甲酮 肠二醇 珠子草素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安五脂素 外消旋肠二醇-13C3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半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二甲基2,5-二苯基-3,4-二氢-2H-吡咯-3,4-二羧酸酯 二氢荜澄茄脂素 9,9'-二-O-(E)-阿魏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 5,6-二甲基-5-苯基-1,3-环己二烯 4-[4-(4-羟基-3-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丁基]-2-甲氧基苯酚 2-甲氧基-1,2,3,4-四苯基丁烷-1,4-二酮 2,6-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2,6-二甲氧基-4-[(2R,3R)-4-甲氧基-3-[(7-甲氧基-1,3-苯并二噁唑-5-基)甲基]-2-(甲氧基甲基)丁基]苯酚 2,3-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甲基]丁烷-1,4-二醇 2,3-双[(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丁烷-1,4-二醇 2,3-双[(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丁二酸 2,3-双(4-羟基-3-甲氧基苄基)琥珀酸二甲酯 2,3-双(3,4-二甲氧基苄基)-4-甲氧基-4-氧代丁酸 2,3-二苄基丁烷-1,4-二醇 2,3-二甲基-1,4-二苯基丁烷-2,3-二醇 2,3-二甲基-1,4-二苯基丁烷-1,4-二酮 2,3-二异丙基-1,2-二苯基-1,4-丁二酮 2,3-二[(3-羟基苯基)甲基]丁烷-1,4-二醇 2,2,3,3-四甲基-1,4-二苯基丁烷-1,4-二酮 1,4-丁烷二酮 1,2,3,4-四苯基环戊烷 1,2,3,4-四苯基丁烷 1,2,3,4-四苯基-1,4-丁烷二酮 1,2,3,4-四-(4-甲氧基-苯基)-丁烷-1,4-二酮 1,1'-[(2S,3S)-2,3-双(甲氧基甲基)-1,4-丁二基]双[3,4-二甲氧基苯] 1,1'-(2,3-二甲基-1,4-丁烷二基)二(3,4-二甲氧基苯) 1,1',2,2',3,3'-六苯基-1,1'-联(2-环丙烯) (3,3,4,4-四甲基-2-苯基环丁烯-1-基)苯 (2R,3S)-1,4-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丁烷-1-酮 (-)-二氢愈创木脂酸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2S,3R)-2,3-Bis-(3,5-di-tert-butyl-4-hydroxy-benzyl)-butane-1,4-diol (3-{1-[(E)-2-(4-Methoxy-phenyl)-1-methyl-vinyl]-3,3-dimethyl-1,3-dihydro-isobenzofuran-1-yl}-propyl)-dimethyl-amine (6-Benzoyl-1,4-diphenyl-3,6-di-p-tolyl-tetrahydro-isoxazolo[4,3-c]isoxazol-3-yl)-phenyl-methanone 2-(1,3-Diphenylpropan-2-yl)-2-methylpropane-1,3-diol 1-hydroxy-6-(3-oxo-3-phenylpropyl)-4,4-diphenyl-2,3-dioxabicyclo[4.3.0]nonan-7-one 2-[2-(3,4-dimethoxy-phenyl)-1-methyl-ethyl]-3-phenyl-oxaziridine 1,3,5-triphenyl-pyrrolidine-2,2,4-tricarboxylic acid trimethyl ester 3-Methyl-1-phenyl-cyclopropane-1,2-dicarboxylic acid diethyl ester 2-Benzoyl-3-(4-methoxy-phenyl)-5-oxo-5-p-tolyl-pentanoic acid ethyl 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