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is(5-tetrazolyl)propane | 387390-9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is(5-tetrazolyl)propane
英文别名
——
2,2-bis(5-tetrazolyl)propane化学式
CAS
387390-92-3
化学式
C5H8N8
mdl
MFCD05662715
分子量
180.17
InChiKey
YFHLPWVNBNEPE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二甲基丙二腈 在 sodium azide 、 zinc dibromide 作用下,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9%的产率得到2,2-bis(5-tetrazolyl)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腈在水中制备5-取代的1H-四唑。
    摘要:
    已显示将叠氮化钠添加至腈中以生成1H-四唑在水中以锌盐为催化剂容易进行。反应范围很广。各种芳族腈,活化和未活化的烷基腈,取代的乙烯基腈,硫氰酸酯和氰胺均已证明是该反应的可行底物。
    DOI:
    10.1021/jo010635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2‐Bis(5‐tetrazolyl)propane as Ligand in Energetic 3d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作者:Norbert Szimhardt、Michael S. Gruhne、Marcus Lommel、Andreas Hess、Maximilian H. H. Wurzenberger、Thomas M. Klapötke、Jörg Stierstorfer
    DOI:10.1002/zaac.201800288
    日期:2019.2.15
    This contribution covers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2‐bis(5‐tetrazolyl)propane (5‐DTP) (1). The bridged bitetrazole is used as a neutral nitrogen‐rich ligand in 3d transition metal(II) based complex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an be synthesized via [2+3] cycloaddition from sodium azide and dimethylmalononitrile. The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anions (e.g., perchlorate, nitrate, sulfate
    该文稿涵盖了2,2-双(5-四唑基)丙烷(5-DTP)(1)的制备和表征。桥联的比替拉唑首次用作基于3d过渡属(II)的配合物中的中性富氮配体,可以通过[2 + 3]环加成反应从叠氮和二甲基丙二腈合成。与不同阴离子(例如高氯酸根,硝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的组合产生具有广泛变化的理化性质的材料。使用低温单晶X射线衍射(14除外),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DTA(16除外)对获得的配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外部刺激(撞击和摩擦)的敏感度是根据德国联邦材料与化学研究所(BAM)的标准方法以及对静电放电的敏感度(除16之外)确定的。在激光点火实验中对复合物10和14进行了表征。为了确定化合物的爆燃至爆轰过渡(DDT)能力,对高氯酸(II)和(II)配合物进行了热板和热针测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