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ormyl)-phenyl 4-pyrenylbutanoate | 1232401-0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ormyl)-phenyl 4-pyrenylbutanoate
英文别名
——
(4-formyl)-phenyl 4-pyrenylbutanoate化学式
CAS
1232401-09-0
化学式
C27H20O3
mdl
——
分子量
392.454
InChiKey
QUCAEUJCCACXL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2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43.3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吡咯(4-formyl)-phenyl 4-pyrenylbutanoate三氟化硼乙醚四氯苯醌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3.5h, 以5%的产率得到H2-5,10,15,20-tetra(phenyl-4-pyrenylbutano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光致电子转移到具有超分子附着锌卟啉芘胶的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带隙的灵敏效率
    摘要:
    已经研究了利用 (7,6) 和 (6,5) 富集的单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单壁碳纳米管 (SWNT)/锌卟啉 (ZnP) 杂化物中的光致电子转移。为此,首先,锌卟啉共价功能化以拥有四个芘实体 (ZnP(pyr)(4))。由于 pi-pi 型与有机溶剂中芘和卟啉实体的相互作用,半导体纳米管束发生剥离。由此形成的纳米杂化物被分离出来,并通过 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自由能计算表明 (7,6) 和 (6,5) 具有 ZnP(pyr)(4)/SWNT 纳米杂化物的电子转移的可能性。因此,荧光研究揭示了纳米杂化物中 ZnP 的单线激发态的有效猝灭,源自电荷分离,正如在瞬态吸收光谱中观察到的 ZnP π 阳离子自由基所证实的那样。与 (6,5)-SWNT 衍生的杂化物相比,(7,6)-SWNT 衍生的杂化物的电荷分离速率被发现略高。电荷重组显示出相反的效果,表明与 (6,5)-SWNT
    DOI:
    10.1021/ja101776p
  • 作为产物:
    描述:
    1-芘丁酸对羟基苯甲醛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20%的产率得到(4-formyl)-phenyl 4-pyrenyl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致电子转移到具有超分子附着锌卟啉芘胶的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带隙的灵敏效率
    摘要:
    已经研究了利用 (7,6) 和 (6,5) 富集的单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单壁碳纳米管 (SWNT)/锌卟啉 (ZnP) 杂化物中的光致电子转移。为此,首先,锌卟啉共价功能化以拥有四个芘实体 (ZnP(pyr)(4))。由于 pi-pi 型与有机溶剂中芘和卟啉实体的相互作用,半导体纳米管束发生剥离。由此形成的纳米杂化物被分离出来,并通过 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自由能计算表明 (7,6) 和 (6,5) 具有 ZnP(pyr)(4)/SWNT 纳米杂化物的电子转移的可能性。因此,荧光研究揭示了纳米杂化物中 ZnP 的单线激发态的有效猝灭,源自电荷分离,正如在瞬态吸收光谱中观察到的 ZnP π 阳离子自由基所证实的那样。与 (6,5)-SWNT 衍生的杂化物相比,(7,6)-SWNT 衍生的杂化物的电荷分离速率被发现略高。电荷重组显示出相反的效果,表明与 (6,5)-SWNT
    DOI:
    10.1021/ja101776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meter dependent electron transfer in supramolecular nanohybrids of (6,5)- or (7,6)-enriched semiconducting SWCNT as donors and fullerene as acceptor
    作者:Atula S. D. Sandanayaka、Eranda Maligaspe、Taku Hasobe、Osamu Ito、Francis D'Souza
    DOI:10.1039/c0cc03789c
    日期:——
    Diameter dependent electron donor behavior of (6,5)- and (7,6)-enriched semiconducting SWCNT is proved by constructing supramolecular nanohybrids with pyrene functionalized electron acceptor, fullerene, and the subsequent photocatalytic/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通过用,官能化的电子受体,富勒烯以及随后的光催化/光电化学过程构建超分子纳米杂合物,证明了富含(6,5)-和(7,6)的半导体SWCNT的直径依赖性电子供体行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