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malonate | 85157-0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malonate
英文别名
(3,3-dimethyl-2-oxo-but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3,3-Dimethyl-2-oxo-butyl)-malonsaeure-diaethylester;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propanedioate
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malonate化学式
CAS
85157-07-9
化学式
C13H22O5
mdl
——
分子量
258.315
InChiKey
RLLNCQFQKPDAT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33.7±22.0 °C(Predicted)
  • 密度:
    1.04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69.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malonate吡啶盐酸羟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丙二酸连接的 O-酰基肟与吡啶、吡嗪、哒嗪和喹啉衍生物的双环化,用于构建二氢茚茚稠合的吡咯烷酮和类似物
    摘要:
    已开发出铜催化的丙二酸系O-酰基肟与吡啶、吡嗪、哒嗪和喹啉衍生物的双环化反应,以简明合成结构新颖的二氢茚茚稠合吡咯烷酮及其类似物。本反应显示出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理论计算表明,亲核底物中羰基的配位作用决定了优异的区域选择性。通过取代、迈克尔加成、选择性氨解和水解反应,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生成的二氢茚茚稠合吡咯烷酮的进一步功能化。
    DOI:
    10.1021/acs.orglett.1c03078
  • 作为产物:
    描述:
    溴代丙二酸二乙酯 在 potassium fluo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diethyl 2-(3,3-dimethyl-2-oxobut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Giese, Bernd; Horler, Hans; Leising, Michael, Chemische Berichte, 1986, vol. 119, # 2, p. 444 - 45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Organocatalysis of Atom-Transfer Radical Additions to Alkenes
    作者:Elena Arceo、Elisa Montroni、Paolo Melchiorre
    DOI:10.1002/anie.201406450
    日期:2014.11.3
    haloalkanes onto olefin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arbon–carbon bond‐forming transforma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 The reaction requires exceptionall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o proceed, as it occur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under illumination by a readily available fluorescent light bulb. Initial investigations support a mechanism whereby the aldehydic catalyst photochemically generates the reactive
    我们发现,像对茴香醛这样简单的有机分子可以有效地催化各种卤代烷烃在烯烃上的分子间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这是有机化学中基本的碳-碳键形成转化之一。该反应需要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才能进行,因为它发生在环境温度和容易获得的荧光灯照明下。初步研究支持一种机理,该机理是醛催化剂通过能量转移途径敏化有机卤化物而光化学生成反应性自由基。
  • Cu(OAc)<sub>2</sub>-Promoted Oxidative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α-Acylmethyl Malonates with Indole Derivatives to Access 3-Functionalized Indoles and Polycyclic Indoles
    作者:Li-Jin Zhou、Kun Wang、Hong-Rong Guan、An-Qi Zheng、Hai-Tao Yang、Chun-Bao Miao
    DOI:10.1021/acs.joc.0c00624
    日期:2020.6.19
    A Cu(OAc)2-promoted oxidative 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α-acylmethyl malonates with indole derivatives was developed. In the case of indoles, the regioselective coupling products were formed through a sequential dehydrogenation–addition–dehydrogenation process. When a second nucleophilic center was located in the 2-position of indoles, further successive nucleophilic cyclization occurred
    开发了Cu(OAc)2促进的α-酰基甲基丙二酸酯与吲哚生物的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就吲哚而言,区域选择性偶联产物是通过顺序的脱氢-加成-脱氢过程形成的。当第二个亲核中心位于吲哚的2-位时,进一步连续的亲核环化发生,得到多环吲哚生物。事实证明,Cu(OAc)2不仅起氧化剂的作用,而且起催化剂的作用。
  • β-Pivalylpropionic Acid and Some of its Derivatives
    作者:G. Albert Hill、Victor Salvin、W. T. M. O'Brien
    DOI:10.1021/ja01290a086
    日期:1937.11
  • McElvain; Tayl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41, vol. 63, p. 2514
    作者:McElvain、Taylor
    DOI:——
    日期:——
  • GIESE, B.;HORLER, H.;LEISING, M., CHEM. BER., 1986, 119, N 2, 444-452
    作者:GIESE, B.、HORLER, H.、LEISING,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基乙酸 顺-3-己烯-1-丙酮酸 青霉酸 钠氟草酰乙酸二乙酯 醚化物 酮霉素 辛酸,2,4-二羰基-,乙基酯 草酸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 草酰乙酸 草酰丙酸二乙酯 苯乙酰丙二酸二乙酯 苯丁酸,b-羰基-,2-丙烯基酯 聚氧化乙烯 羟基-(3-羟基-2,3-二氧代丙基)-氧代鏻 磷酸二氢2-{(E)-2-[4-(二乙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3-三甲基-3H-吲哚正离子 碘化镝 硬脂酰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酰乙酸酯 甲基氧代琥珀酸二甲盐 甲基4-环己基-3-氧代丁酸酯 甲基4-氯-3-氧代戊酸酯 甲基4-氧代癸酸酯 甲基4-氧代月桂酸酯 甲基4-(甲氧基-甲基磷酰)-2,2,4-三甲基-3-氧代戊酸酯 甲基3-羰基-2-丙酰戊酸酯 甲基3-氧代十五烷酸酯 甲基2-氟-3-氧戊酯 甲基2-氟-3-氧代己酸酯 甲基2-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乙酰基-4-甲基-4-戊烯酸酯 甲基2-乙酰基-2-丙-2-烯基戊-4-烯酸酯 甲基2,5-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1-异丁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2-乙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Z,4E,6E)-2-乙酰基-7-(二甲基氨基)-2,4,6-庚三烯酸酯 甲基(2S)-2-甲基-4-氧代戊酸酯 甲基(1S,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1R,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瑞舒伐他汀杂质 瑞舒伐他汀杂质 环氧乙烷基甲基乙酰乙酸酯 环戊戊烯酸,Β-氧代,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