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 602308-4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英文别名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化学式
CAS
602308-48-5
化学式
C15H12ClN3O2
mdl
——
分子量
301.732
InChiKey
VOINREROUCIRK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8.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4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9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67.5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4,5-dihydro-1H-pyrazol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3-(4-chlorophenyl)-5-(2-nitrophenyl)-1H-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氢吡唑并/吡唑并[1,5- c ]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摘要:
    首次合理设计,合成和评价了一些5,6-二氢吡唑并/吡唑并[1,5- c ]喹唑啉衍生物的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提出了有关结构活动关系的一些概念。发现化合物6g,6h和6e对XO具有显着活性。与别嘌呤醇和自由基清除剂相比,化合物6g成为最有效的XO抑制剂。6g的分子对接 进入XO活性位点突出了它的结合方式和重要的相互作用,例如氢键,与氨基酸残基如Ser876,Thr1010,Phen914,Phe1009和Phe649的π-π堆积,以及与二氧硫钼钼(MOS)的紧邻。
    DOI:
    10.1016/j.bioorg.2014.08.00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氢吡唑并[1,5-c]喹唑啉的合成、表征和体外抗真菌评价
    摘要:
    描述了以 2-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新型吡唑并[1,5-c]喹唑啉。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确定。与其他喹唑啉衍生物相比,这些化合物在高达 250 pg/ml 时不显示任何体外抗真菌活性。简介 喹唑啉骨架是一种重要的药效团,经常出现在药物化学文献中 [1]。含有喹唑啉环系的化合物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效应 [2-5],其中一些显示出有趣的抗真菌特性 [6]。作为旨在确定新型抗真菌剂的计划的一部分,并基于我们目前关于制备含有喹唑啉环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策略的项目,我们报告了使用 2-硝基苯甲醛作为起始材料合成一系列四氢吡唑并 [l,5-c] 喹唑啉。使用这种芳香醛设计和合成新的喹唑啉化合物是最近感兴趣的主题 [7]、结果和讨论 四氢吡唑并 [1,5-c] 喹唑啉 (5) 的合成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我们通过邻硝基苯甲醛 (1) 与苯乙酮的羟醛缩合合成了邻硝基查耳酮 (2) [8]。化合物2与水合肼反应产生4
    DOI:
    10.1515/hc.2003.9.2.1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ticancer activity of dihydropyrazolo[1,5-<i>c</i>]quinazolines against rat C6 glioma cells via inhibition of topoisomerase II
    作者:Gagandeep Kaur、Ravi P. Cholia、Gaurav Joshi、Suyog M. Amrutkar、Sourav Kalra、Anil K. Mantha、Uttam C. Banerjee、Raj Kumar
    DOI:10.1002/ardp.201800023
    日期:2018.6
    reported. The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the C6 rat glial cell line. Two compounds, 1b and 1h, were found to be potent cytotoxic agents against glioma cells and exerted selective TopoII inhibitory activity. Furthermore, the compounds induced alterations i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levels as measured by DCFDA assay and were found to induce cell cycle arrest
    报道了作为人类拓扑异构酶 II (TopoII) 催化抑制剂二氢吡唑并 [1,5-c] 喹唑啉 (1a-h) 的设计和合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 C6 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发现两种化合物 1b 和 1h 是针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有效细胞毒性剂,并发挥选择性 TopoII 抑制活性。此外,通过 DCFDA 测定法测量,这些化合物诱导活性氧平的改变,并且发现在较低浓度下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 G1 期,在较高浓度下诱导细胞凋亡。分子模型进一步证实了选定的研究分子与 TopoII 的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