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乙基-4-氯吡啶氮氧化物 | 18880-10-9

中文名称
2-乙基-4-氯吡啶氮氧化物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chloro-2-ethylpyridine N-oxide
英文别名
4-Chloro-2-ethylpyridine 1-oxide;4-chloro-2-ethyl-1-oxidopyridin-1-ium
2-乙基-4-氯吡啶氮氧化物化学式
CAS
18880-10-9
化学式
C7H8ClNO
mdl
——
分子量
157.6
InChiKey
XOEUUFPEZANLP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6.6±22.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4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26.9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乙基-4-氯吡啶氮氧化物硫酸乙酸酐 作用下, 反应 6.0h, 生成 4-氯-2-乙烯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配体电子学中的改变调节铜-双氧反应性和外源性底物氧化
    摘要:
    铜 (I)-双氧加合物在生物和工业过程中很重要。我们第一次探索了配体电子学、CuI-O2 加合物形成和外源底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制备了铜 (I) 配合物 [CuI(R-MePY2)]+ (1R, 其中 R = Cl, H, MeO, Me2N);其中R-MePY2是4-吡啶基取代的双[2-(2-吡啶基)乙基]甲胺螯合物。1R 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从 1Cl 的 E1/2 = -270 mV 到 1MeN 的 -440 mV vs FeCp2/FeCp2+)和 1R 的 CO 加合物的 nuCO(范围从 1Cl-CO 的 2093 cm-1 到 2075 cm-1 for 1Me2N-CO) 显示适度但预期的系统变化。双氧很容易与 1H、1MeO 和 1Me2N 反应,形成侧面的过氧-CuII2 复合物 [{CuII(R-MePY2)}2(O2)]2+ (2R,也包含一些双-mu-氧-CuIII2
    DOI:
    10.1021/ja028779v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基吡啶盐酸硫酸双氧水硝酸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2-乙基-4-氯吡啶氮氧化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可逆分子氧结合和芳烃羟基化反应:涉及配体电子和结构变化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摘要:
    铜-双氧相互作用在广泛的生物和工业过程中具有内在重要性。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一系列二甲苯基桥接双核铜 (I) 配合物的 O(2) 结合和芳烃羟基化反应的详细动力学/热力学研究,其中研究了配体电子和结构元素对这些反应的影响。配体 4-吡啶基取代基影响侧面结合的 mu-eta(2):eta(2)-peroxodicopper(II) 复合物的可逆形成,具有更强的供体导致产物复合物 [Cu( II) (2)((R)XYL)(O(2) (2-))](2+)。表明后者与二甲苯基π-系统的相互作用。随后对芳烃的过氧亲电攻击导致 CH 活化和氧化,并形成羟基化产物 [Cu(II) (2)((R)XYLO(2-))((-)OH)](2+)。还使用了相关的不对称双核配体。其相应的 O(2)-加合物 [Cu(II) (2)(UN)(O(2) (2-))](2+) 更稳定,但主要是因为随后的羟基化衰变是相对的感觉
    DOI:
    10.1016/j.ica.2012.01.0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sonance Raman Investigation of Equatorial Ligand Donor Effects on the Cu<sub>2</sub>O<sub>2</sub><sup>2+</sup> Core in End-On and Side-On μ-Peroxo-Dicopper(II) and Bis-μ-oxo-Dicopper(III) Complexes
    作者:Mark J. Henson、Michael A. Vance、Christiana Xin Zhang、Hong-Chang Liang、Kenneth D. Karlin、Edward I. Solomon
    DOI:10.1021/ja0276366
    日期:2003.4.1
    in the bis-mu-oxo-dicopper(III) isomer relative to side-on peroxo-dicopper(II) species is observed for R-MePY2 with R = H < MeO < Me(2)N. This effect is attributed to the thermodynamic stabilization of the bis-mu-oxo-dicopper(III) isomer relative to the side-on peroxo-dicopper(II) isomer by strong donor ligands. Thus, the side-on peroxo-dicopper(II)/bis-mu-oxo-dicopper(III) equilibrium can be controlled
    通过电子扰动 [[(R-TMPA)Cu(II)]](2)(O(2))](2+) 和 [ [(R-MePY2)Cu](2)(O(2))](2+) (R = H, MeO, Me(2)N),形成末端结合的 mu-1,2 过氧化物和分别为侧向过氧-二(II)和双-μ-氧-二(III)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对于 [[(R-TMPA)Cu(II)](2)(O(2))](2+),nu(OO) 从 827 到 822 到 812 cm(-1) 和 nu(Cu)( -)(O(sym)) 分别从 561 变为 557 到 551 cm(-1),因为 R- 从 H 变为 MeO 到 Me(2)N。因此,增加的 N 供体强度会降低的过氧化物 pi(sigma) 供体,削弱 Cu-O 和 OO 键。随着 R-MePY2 配体系统的 N 供体强度的增加,还观察到 bis-mu-oxo-dicopper(III)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