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4,5-trimethylpyrazol-1-yl)-N,N-bis[(3,4,5-trimethylpyrazol-1-yl)methyl]methanamine | 1586030-9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4,5-trimethylpyrazol-1-yl)-N,N-bis[(3,4,5-trimethylpyrazol-1-yl)methyl]methanamine
英文别名
——
1-(3,4,5-trimethylpyrazol-1-yl)-N,N-bis[(3,4,5-trimethylpyrazol-1-yl)methyl]methanamine化学式
CAS
1586030-99-0
化学式
C21H33N7
mdl
——
分子量
383.54
InChiKey
DVYKCTFBMQZHC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56.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 1-(3,4,5-trimethylpyrazol-1-yl)-N,N-bis[(3,4,5-trimethylpyrazol-1-yl)methyl]methanamine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7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四齿三脚架三(吡唑基甲基)胺配体的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反应性和催化性能
    摘要:
    已经合成了新型三(吡唑基甲基)胺配体TPa Me3,Tpa * ,Br和TPa Br3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三种新的四齿三脚形配体与已知的Tpa和Tpa *的配位化学已使用不同的铜(I)盐作为起始原料进行了探索。阳离子铜(I)配合物[TPA X的Cu] PF 6(1 - 4)已从[铜(NCMe)的反应分离出4 ] PF 6的配体和1当量。配合物2(Tpa x = Tpa *)和3(Tpa x = Tpa Me3)已通过X射线研究表征。前者是一维螺旋配位聚合物,后者是四核螺旋体。在这两种结构中,TPA X配体采用μ 2:κ 2:κ 1种-coordination模式。但是,在溶液中,所有四个络合物都形成了通量物质。当的CuI用作铜(I)源,中性化合物5 - 8已获得。配合物6 – 8的金属与配体比为1:1,而配合物5的化学计量比为2:1。它的固态结构已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揭示了它的3D聚合性质。聚合物由[Tpa2
    DOI:
    10.1021/ic500311y
  • 作为产物:
    描述:
    1-hydroxymethyl-3,4,5-trimethylpyrazol 在 ammon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9%的产率得到1-(3,4,5-trimethylpyrazol-1-yl)-N,N-bis[(3,4,5-trimethylpyrazol-1-yl)methyl]m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四齿三脚架三(吡唑基甲基)胺配体的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反应性和催化性能
    摘要:
    已经合成了新型三(吡唑基甲基)胺配体TPa Me3,Tpa * ,Br和TPa Br3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这三种新的四齿三脚形配体与已知的Tpa和Tpa *的配位化学已使用不同的铜(I)盐作为起始原料进行了探索。阳离子铜(I)配合物[TPA X的Cu] PF 6(1 - 4)已从[铜(NCMe)的反应分离出4 ] PF 6的配体和1当量。配合物2(Tpa x = Tpa *)和3(Tpa x = Tpa Me3)已通过X射线研究表征。前者是一维螺旋配位聚合物,后者是四核螺旋体。在这两种结构中,TPA X配体采用μ 2:κ 2:κ 1种-coordination模式。但是,在溶液中,所有四个络合物都形成了通量物质。当的CuI用作铜(I)源,中性化合物5 - 8已获得。配合物6 – 8的金属与配体比为1:1,而配合物5的化学计量比为2:1。它的固态结构已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揭示了它的3D聚合性质。聚合物由[Tpa2
    DOI:
    10.1021/ic500311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