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5-[2-(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yl}coumarin 2 | 945867-0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5-[2-(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yl}coumarin 2
英文别名
7-[Eth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5-[2-tri(propan-2-yl)silylethynyl]phenyl]methyl]amino]-4,6-dimethylchromen-2-one
N-{3-[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5-[2-(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yl}coumarin 2化学式
CAS
945867-07-2
化学式
C36H49NO2Si2
mdl
——
分子量
583.962
InChiKey
XNFCXMDXDOHU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23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5-[2-(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yl}coumarin 2 在 Amberlyst A26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79%的产率得到N-{3-ethynyl-5-[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benzyl}coumarin 2
    参考文献:
    名称:
    形状持久性大环化合物:一种将简单且特定于场地的装饰与提高的环化效率相结合的合成策略
    摘要:
    已经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系列构建块的形状持久性大环的灵活途径,允许在预定位置轻松引入几种不同的功能单元,并以 22-45% 的高分离产率获得循环作为分析纯材料最后的环化过程。组装过程的每一步都基于高产且稳健的 Suzuki 型和 Sonogashira 型交叉偶联反应。在后者中,最好的结果是在不存在 CuI 碘化物和相对大量的钯催化剂前体的情况下获得的。这特别适用于环化反应本身,这些因素被认为是本文所述形状持久性大环合成相当成功的关键。每个生长步骤之后都是基于制备型凝胶渗透色谱的相当简单的后处理,允许一次分离 1 g 和 300 mg 粗材料,具体取决于是开放式柱设置还是循环 GPC 设备,分别,用来。(©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DOI:
    10.1002/ejoc.20070011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形状持久性大环化合物:一种将简单且特定于场地的装饰与提高的环化效率相结合的合成策略
    摘要:
    已经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系列构建块的形状持久性大环的灵活途径,允许在预定位置轻松引入几种不同的功能单元,并以 22-45% 的高分离产率获得循环作为分析纯材料最后的环化过程。组装过程的每一步都基于高产且稳健的 Suzuki 型和 Sonogashira 型交叉偶联反应。在后者中,最好的结果是在不存在 CuI 碘化物和相对大量的钯催化剂前体的情况下获得的。这特别适用于环化反应本身,这些因素被认为是本文所述形状持久性大环合成相当成功的关键。每个生长步骤之后都是基于制备型凝胶渗透色谱的相当简单的后处理,允许一次分离 1 g 和 300 mg 粗材料,具体取决于是开放式柱设置还是循环 GPC 设备,分别,用来。(©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DOI:
    10.1002/ejoc.2007001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