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oxymethylene)-morpholinium methyl sulfate | 5780-1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oxymethylene)-morpholinium methyl sulfate
英文别名
(methoxy)morpholinocarbenium methyl sulfate;N-Formyl-morpholin - Dimethylsulfat - Addukt;4-(Methoxymethylidene)morpholin-4-ium;methyl sulfate
4-(Methoxymethylene)-morpholinium methyl sulfate化学式
CAS
5780-15-4
化学式
CH3O4S*C6H12NO2
mdl
——
分子量
241.265
InChiKey
RFGHTQKVEGWZKZ-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9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SDS

SDS:40636f55bd513282d52f6b31cebab2a2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oxymethylene)-morpholinium methyl sulfate三乙基硼氢化钠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morpholinomethyl)cyclopentadie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antiopure Ruthenocenes Cp*Ru(1,2-C5H3R1R2) 与平面手性环戊二烯基配体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旁观配体
    摘要:
    Kreutzberger 的合成用于从 1,3,5-三嗪、环戊二烯和吗啉 (94%) 生产 6-(吗啉代) 富烯 (7a)。同样使用(S)-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HSMP),获得6-[(S)-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基]类似物7b(62%)。NaBHEt3 在甲苯中的氢化物加成得到环戊二烯化物 Na[C5H4CH2–N(C2H4)2O] (8a) (83%) 和 Na(C5H4CH2–SMP) (8b) (90%)。Cp*Ru(C5H4CH2–SMP) (5) 由 [Cp*RuCl]4 和 8b 合成(产率 84%)。相关的亚甲基亚胺盐 [Cp*Ru(C5H4CH=SMP)]PF6 (9) 由 [Cp*Ru(MeCN)3]PF6 和 7b 制成,并且可以通过在 THF 中从 LiAlH4 氢化物加成转化为 5。在 Et2O/环己烷中用 LisBu 对 5 进行非对映选择性锂化,随后用亲电试剂
    DOI:
    10.1002/ejic.20050068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nantiopure Ruthenocenes Cp*Ru(1,2-C5H3R1R2) 与平面手性环戊二烯基配体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旁观配体
    摘要:
    Kreutzberger 的合成用于从 1,3,5-三嗪、环戊二烯和吗啉 (94%) 生产 6-(吗啉代) 富烯 (7a)。同样使用(S)-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HSMP),获得6-[(S)-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基]类似物7b(62%)。NaBHEt3 在甲苯中的氢化物加成得到环戊二烯化物 Na[C5H4CH2–N(C2H4)2O] (8a) (83%) 和 Na(C5H4CH2–SMP) (8b) (90%)。Cp*Ru(C5H4CH2–SMP) (5) 由 [Cp*RuCl]4 和 8b 合成(产率 84%)。相关的亚甲基亚胺盐 [Cp*Ru(C5H4CH=SMP)]PF6 (9) 由 [Cp*Ru(MeCN)3]PF6 和 7b 制成,并且可以通过在 THF 中从 LiAlH4 氢化物加成转化为 5。在 Et2O/环己烷中用 LisBu 对 5 进行非对映选择性锂化,随后用亲电试剂
    DOI:
    10.1002/ejic.2005006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antlehner, Willi; Gutbrod, Heinz-Dieter,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0, # 11, p. 1677 - 1688
    作者:Kantlehner, Willi、Gutbrod, Heinz-Dieter
    DOI:——
    日期:——
  • Knorr, Rudolf; Loew, Peter; Hassel, Petra, Synthesis, 1983, # 10, p. 785 - 786
    作者:Knorr, Rudolf、Loew, Peter、Hassel, Petra
    DOI:——
    日期:——
  • Kantlehner,W.; Speh,P., Chemische Berichte, 1972, vol. 105, p. 1340 - 1344
    作者:Kantlehner,W.、Speh,P.
    DOI:——
    日期:——
  • KANTLEHNER W.; GUTBROT H.-D.; FUNKE B., LIEBIGS ANN. CHEM., 1980, NO 2, 246-252
    作者:KANTLEHNER W.、 GUTBROT H.-D.、 FUNKE B.
    DOI:——
    日期:——
  • KANTLEHNER W.; GUTBROD H.-D., LIEBIGS ANN. CHEM., 1980, NO 11, 1677-1688
    作者:KANTLEHNER W.、 GUTBROD H.-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