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Hydroxyphosphinoylmethyl-butyric acid | 219507-1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phosphinoylmethyl-butyric acid
英文别名
——
2-Hydroxyphosphinoylmethyl-butyric acid化学式
CAS
219507-12-7
化学式
C5H11O4P
mdl
——
分子量
166.114
InChiKey
YBMRFXTYJLZXH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6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Hydroxyphosphinoylmethyl-butyric acid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作用下, 以 乙醚 、 xylene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大肠杆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评估。
    摘要:
    合成了基于膦酸,亚砜亚胺和砜的过渡态类似物,并将其评估为大肠杆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在相对于四面体中心杂原子的β-碳处具有羧基官能团,以便模拟处于过渡状态的进攻半胱氨酸的羧基。发现次膦酸和基于亚砜亚胺的化合物是有效的ATP依赖性灭活剂,两者均显示出缓慢的结合动力学,具有整体亲和力,并且二级灭活速率比L-丁硫氨酸大一到两个数量级。 (SR)-亚磺酰亚胺(L-BSO)。砜是一种简单的可逆抑制剂,不会引起ATP依赖的酶失活,但是它对酶的亲和力仍然是L-BSO的五倍,这表明β-羧基功能在酶识别抑制剂中起关键作用。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对硫具有(S)-β-碳的亚磺酰亚胺,并且相对于手性硫原子,分离了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作为环状亚磺酰亚胺衍生物。在硫周围具有R-构型的亚砜亚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ATP依赖型灭活剂,总抑制常数为39 nM,灭活速率为6750 M-1 s-1,对应于高1260
    DOI:
    10.1016/s0968-0896(98)00142-4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基丙烯酸乙酯盐酸sodium ethanol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Hydroxyphosphinoylmethyl-butyr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大肠杆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评估。
    摘要:
    合成了基于膦酸,亚砜亚胺和砜的过渡态类似物,并将其评估为大肠杆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抑制剂。这些化合物在相对于四面体中心杂原子的β-碳处具有羧基官能团,以便模拟处于过渡状态的进攻半胱氨酸的羧基。发现次膦酸和基于亚砜亚胺的化合物是有效的ATP依赖性灭活剂,两者均显示出缓慢的结合动力学,具有整体亲和力,并且二级灭活速率比L-丁硫氨酸大一到两个数量级。 (SR)-亚磺酰亚胺(L-BSO)。砜是一种简单的可逆抑制剂,不会引起ATP依赖的酶失活,但是它对酶的亲和力仍然是L-BSO的五倍,这表明β-羧基功能在酶识别抑制剂中起关键作用。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对硫具有(S)-β-碳的亚磺酰亚胺,并且相对于手性硫原子,分离了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作为环状亚磺酰亚胺衍生物。在硫周围具有R-构型的亚砜亚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ATP依赖型灭活剂,总抑制常数为39 nM,灭活速率为6750 M-1 s-1,对应于高1260
    DOI:
    10.1016/s0968-0896(98)0014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based inactivation of E. coli 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 by phosphinic acid- and sulfoximine-based transition-state analogues
    作者:Makoto Katoh、Jun Hiratake、Hiroaki Kato、Jun'ichi Oda
    DOI:10.1016/s0960-894x(96)00247-8
    日期:1996.7
    Phosphinic acid- and sulfoximine-based transition state analogue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at the beta-carbon to the hetero atom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otency as mechanism-based inhibitors of E. coli gamma-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 as compared with L-buthionine-SR-sulfoximine. The enhanced inhibition potency is evidenced by both tight binding of the inhibitor and slow enzyme reactivation. Copyright (C) 1996 Elsevier Science Lt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