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 | 1415413-0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415413-03-4
化学式
C18H15N3O4
mdl
——
分子量
337.335
InChiKey
RXWRLJZLVFUSB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9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88.9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7.5%的产率得到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吡唑啉酮配体Tb(III)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特性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摘要:
    摘要 一种新型芳香族吡唑啉酮配体甲基6-(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羰基)吡啶-2-羧酸(L)及其相应的Tb(III)配合物Tb(L) 3 ·2H 2 O,制备成功。L及其配合物通过质谱(MS)、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 1 HNM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发光光谱表明L是Tb(III)发光的有效敏化剂。在生理条件下,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Tb(L) 3 ·2H 2 O 与牛血清白蛋白(BSA) 的相互作用。Stern-Volmer 分析表明 Tb( L ) 3 ·2H 2 O 对 BSA 的荧光猝灭是由静态机制引起的,结合常数 (K a ) 分别为 2.36 × 10 4 、1.54 × 10 4 和 1.12 × 10 4 在 288 K,分别为 298 K 和 310 K。在不同温度下计算结合位点 (n) 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 ΔH、ΔS 和 ΔG。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发
    DOI:
    10.1016/j.molstruc.2012.07.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6-(氯甲酰基)-2-吡啶羧酸酯依达拉奉 在 calc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1.44 g的产率得到methyl 6-(3-methyl-1-phenyl-5-pyrazolone-4-carbonyl)pyridi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吡唑啉酮配体Tb(III)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特性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摘要:
    摘要 一种新型芳香族吡唑啉酮配体甲基6-(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羰基)吡啶-2-羧酸(L)及其相应的Tb(III)配合物Tb(L) 3 ·2H 2 O,制备成功。L及其配合物通过质谱(MS)、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 1 HNM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发光光谱表明L是Tb(III)发光的有效敏化剂。在生理条件下,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Tb(L) 3 ·2H 2 O 与牛血清白蛋白(BSA) 的相互作用。Stern-Volmer 分析表明 Tb( L ) 3 ·2H 2 O 对 BSA 的荧光猝灭是由静态机制引起的,结合常数 (K a ) 分别为 2.36 × 10 4 、1.54 × 10 4 和 1.12 × 10 4 在 288 K,分别为 298 K 和 310 K。在不同温度下计算结合位点 (n) 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 ΔH、ΔS 和 ΔG。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发
    DOI:
    10.1016/j.molstruc.2012.07.0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