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种氢化-硒醇铂(II)配合物,cis-[PtH(SeTrip){P(OPh)3}2](Trip:9-三苯基),通过TripSeH与[Pt{P(OPh)3}2]的反应合成。该结构通过NMR谱和X射线晶体学与相应的PPh3配合物cis-[PtH(SeTrip)(PPh3)2]进行了比较,表明P(OPh)3对铂中心的配位强于PPh3。在130°C下在二甲苯中加热17小时后,cis-[PtH(SeTrip){P(OPh)3}2]通过分子内环化(环金属化)转化为相应的1,2-硒铂环(SP-4–2)-[Pt(κC1,κSe9-TripSe(2−)){P(OPh)3}2]。与二甲基炔二羧酸酯(DMAD)的反应产生了非立体选择性地生成的氢硒化产物(E)和(Z)-(MeO2C)CH=C(SeTrip)CO2Me,以及1H-2-苯并硒啉、二甲基7H-7,11b[1′,2′]-苯并蒽[9,1-bc]硒烯-2,3-二羧酸酯。在110°C的甲苯中与苯炔的反应中,苯炔作为氢受体,形成了1,2-硒铂环和苯乙烯。根据使用cis-[PtD(SeTrip){P(OPh)3}2]和苯炔-d的控制实验结果,提出了环金属化的机制,认为是苯炔在铂–氢键中进行1,2-(主要)和2,1-(次要)插入后与三苯基基团进行环金属化。在过量P(OPh)3存在下与苯炔的反应中,生成了1,2,3-氧磷铂环(SP-4–2)-[Pt{κC,κP-(Z)-CH=C(Ph)OP(OPh)2}(SeTrip){P(OPh)3}],作为次要产物,同时1,2-硒铂环的产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