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methyl-2-phenyl-2-(2-oxo-n-pentyl)benzothiazoline
3-methyl-2-phenyl-2-(2-oxo-n-pentyl)benzothiazoline | 115237-11-1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2-phenyl-2-(2-oxo-n-pentyl)benzothiazoline
英文别名
1-(3-Methyl-2-phenyl-1,3-benzothiazol-2-yl)pentan-2-one
CAS
115237-11-1
化学式
C
19
H
21
NOS
mdl
——
分子量
311.448
InChiKey
WLEDDDXTMTVPF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66-67 °C
沸点:
454.1±45.0 °C(Predicted)
密度:
1.12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重原子数:
22
可旋转键数:
5
环数:
3.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拓扑面积:
45.6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2-phenyl-2-(2-oxo-n-pentyl)benzothiazoline
、
苯甲醛
在
四氯化锡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43%的产率得到1-hydroxy-1-phenyl-3-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ewis Acid-Promoted Cross Aldol Reaction of Aldehydes with Ketones Utilizing 3-Methyl-2-phenyl-2-(2-oxoalkyl)benzothiazolines as an Enolate-Transferring Reagent
摘要:
将多种3-甲基-2-苯基-2-(2-氧烷基)苯并噻唑啉与醛在氯仿中于-78°C存在2当量的SnCl4的条件下反应时,发生了苯并噻唑啉环2位的碳-碳键断裂,释放出2-氧烷基基团,随后与醛发生了同时的醛醇型反应,从而生成相应的β-羟基酮。在考察的路易斯酸中,SnCl4被发现是最有效的,而采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盐作为电亲核促进剂的类似反应主要生成相应的醛缩合产物。在与3-甲基-2-苯基-2-(1-取代2-氧烷基)苯并噻唑啉反应的情况下,获得了作为交叉醛醇产物的α-取代β-羟基酮的对映体混合物,且在与具有芳香酮基团的苯并噻唑啉的反应中一般观察到了反式优先选择性,其选择性在69:31到57:43之间波动。与此相对,具有烷基酮基团的苯并噻唑啉3-甲基-2-苯基-2-(1-甲基-2-氧丁基)苯并噻唑啉与苯甲醛的反应则表现出顺式优先选择性,选择性为70:30。
DOI:
10.1246/bcsj.63.497
作为产物:
描述:
2-苯基苯并噻唑
在
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3-methyl-2-phenyl-2-(2-oxo-n-pentyl)benzothi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烯醇锂与 3-甲基苯并噻唑盐的直接烷基化合成 2-[1-(烷氧基羰基) 烷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和 3-甲基-2-(2-氧代烷基)苯并噻唑啉
摘要:
多种衍生自酯和酮的烯醇锂可以很容易地用 3-甲基苯并噻唑鎓盐烷基化,得到新型 α-(苯并噻唑啉基)酯和酮、2-[1-(烷氧基羰基)烷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和 3-甲基- 2-(2-氧代烷基)苯并噻唑啉分别以良好的收率。
DOI:
10.1246/bcsj.62.33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Novel Aldol-type Reaction Utilizing 3-Methyl-2-phenyl-2-(2-oxoalkyl)benzothiazoline as an Enolate Transferring Reagent
作者:
Hidenori Chikashita、Shi-ichiro Tame、Kazuyoshi Itoh
DOI:
10.3987/com-87-4362
日期:
——
CHIKASHITA, HIDENORI;TAKEGAMI, NAOTO;YANASE, YOSHIYUKI;ITOH, KAZUYOSHI, BULL. CHEM. SOC. JAP., 62,(1989) N0, C. 3389-3391
作者:
CHIKASHITA, HIDENORI、TAKEGAMI, NAOTO、YANASE, YOSHIYUKI、ITOH, KAZUYOSHI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19195-93-8
下一个:4-methyl-2-(4-morpholinyl)-N-[1-(2-pyridinylacetyl)-2,3-dihydro-1H-indol-5-yl]benzam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