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azidoacetyl)-2-pyrrolidone | 127725-7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azidoacetyl)-2-pyrrolidone
英文别名
1-(2-Azidoacetyl)pyrrolidin-2-one
N-(2-azidoacetyl)-2-pyrrolidone化学式
CAS
127725-77-3
化学式
C6H8N4O2
mdl
——
分子量
168.155
InChiKey
BOWYHNLJRYVD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51.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azidoacetyl)-2-pyrrolidone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生成 N-(2-aminoacetyl)-2-pyrrolidone
    参考文献:
    名称:
    Ring size configuration effect and the transannular intrinsic rates in bislactam macrocycles
    摘要:
    我们合成了化合物:N-(2-氨基乙酰基)-2-吡咯烷酮(1)和N-(2-氨基乙酰基)-2-哌啶酮(2)。当这些化合物溶解在非质子或质子溶剂中时,会快速达到平衡。环醇形式(四面体中间体)和双内酰胺大环之间的比例为1:1。之前对于 N-(2-氨基乙酰基)-2-己内酰胺 (3) 也报告了相同的结果。对于化合物 2 和 3,通过光谱模拟动态 1H-NMR(使用羰基和氨基的亚甲基信号 α)已用于评估不同 pH 下两种上述形式之间的交换。然而,对于化合物 1,交换是使用磁化转移技术进行评估的。化合物 2 和 3 中大环形式的更稳定的双内酰胺构型是反式-顺式 (一种内酰胺的环状烷基链为反式取向,另一种为顺式取向)。然而,化合物 1 的相同形式具有更稳定的顺式-顺式双内酰胺构型。这种构型差异导致亚甲基 1H-NMR 信号出现显着变化,从而无法使用线形分析来评估速率。所提出的环醇形式和大环之间的交换机制的速率定律为: K = [大环]/[环醇] = kobs.f/kobs.r = Kak2[H2O]/[H+]/k−2Kw/[H+] = Kak2[H2O]/k−2Kw;其中 Ka 是 cyclol 形式的酸度平衡常数,Kw = 10−14 M2 和 k2 和 k−2 是特定交换催化的二阶速率常数。因此,大环形成(kobs.f)和环醇形成(kobs.r)都是特定碱催化的;然而,平衡常数与 pH 值无关。由于 K 约为。如图 1 所示,与测量的速率常数相关的 ΔG≠ 代表了这种不同的热中性转变的内在势垒,其中涉及四面体中间体的裂解。与反向速率常数相关的活化能则对应于跨环环化的内在势垒。
    DOI:
    10.1039/b207233e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氯乙酰基)-(9ci)-2-吡咯烷酮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N-(2-azidoacetyl)-2-pyrrolid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ngulo, Larry; Nunez, Oswaldo,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96, # 5, p. 1123 - 114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ew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midazolinones and quinazolinone by intramolecular aza-Wittig reaction
    作者:Hisato Takeuchi、Satoshi Hagiwara、Shoji Eguchi
    DOI:10.1016/s0040-4020(01)89515-6
    日期:1989.1
    A new synthesis of imidazolinones and quinazolinones by intramolecular aza-Wittig reaction is described. Readily available azido substituted imides , , , and reacted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or tributylphosphine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imidazolinones , and quinazolinones , via the Staudinger reaction, followed by an intramolecular aza-Wittig reaction.
    描述了一种新的通过分子内氮杂-维蒂希反应合成咪唑啉酮和喹唑啉酮的方法。容易得到叠氮基取代的酰亚胺,,,和与三苯基膦三丁基膦,得到相应的咪唑啉酮进行反应,和喹唑啉酮,通过施陶丁格反应,然后通过分子内氮杂Wittig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