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232237-5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232237-57-8
化学式
C15H17ClN2O2
mdl
——
分子量
292.765
InChiKey
KHRAMFOUDXYDE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3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8.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4-(4-(4-((2,3-dihydrospiro[indene-1,4'-piperidin]-1'-yl)methyl)-5-methyloxazol-2-yl)phenyl)morph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螺环 POM 类似物作为新型 MmpL3 抗结核药物的设计、合成、生物学评价研究
    摘要:
    我们介绍了具有螺环衍生物的苯基恶唑甲基 (POM) 核心结构的开发,作为我们发现创新抗结核药物的努力的一部分。合成螺环 POM 的衍生物并评价其对结核分枝杆菌 (M. tb) H37Rv 的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 5c 在培养液培养基中表现出有效的抗结核活性,MIC 值为 0.206 μM。此外,化合物 5c 对 DS/MDR/pre-XDR 临床分离株的 MIC 值分别为 0.34 至 0.68 μg/mL、0.17 至 0.68 μg/mL 和 0.17 至 0.34 μg/mL。此外,具有良好 ADME 和 PK 特性的化合物 5c 对 THP-1 人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基于自发突变体的产生,我们确定了化合物 5c 的靶标为 MmpL3。计算对接研究表明它与 MmpL3 的结合模式是合理的。目前还没有针对该靶点的批准药物,所提出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未来发现新型抗结核药物。
    DOI:
    10.1016/j.bioorg.2024.107823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氟苯甲醛盐酸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EN] OXAZOLE DERIVATIVE COMPOUND HAV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DICAL USE THEREOF
    [FR] COMPOSÉ DÉRIVÉ D'OXAZOLE AYANT UNE ACTIVITÉ ANTIBACTÉRIENNE ET SON UTILISATION MÉDICALE
    [KO] 항박테리아 활성 옥사졸 유도체 화합물 및 이의 의약 용도
    摘要:
    본 개시는 항결핵균 활성을 가지는 신규 옥사졸 유도체 화합물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 가능한 염을 제공한다. 본 개시는 또한 이러한 화합물 또는 이의 약학적으로 허용 가능한 염을 포함하는 항박테리아용 조성물을 제공한다. 본 개시에 따른 신규 옥사졸 화합물은 항박테리아, 특히 항결핵 활성이 현저히 우수하여, 박테리아 감염에 의해 발병되는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에 유용하게 사용할 수 있다.
    公开号:
    WO202314070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an Oxybenzylglycine Base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 Selective Agonist 2-((3-((2-(4-Chlorophenyl)-5-methyloxazol-4-yl)methoxy)benzyl)(methoxycarbonyl)amino)acetic Acid (BMS-687453)
    作者:Jun Li、Lawrence J. Kennedy、Yan Shi、Shiwei Tao、Xiang-Yang Ye、Stephanie Y. Chen、Ying Wang、Andrés S. Hernández、Wei Wang、Pratik V. Devasthale、Sean Chen、Zhi Lai、Hao Zhang、Shung Wu、Rebecca A. Smirk、Scott A. Bolton、Denis E. Ryono、Huiping Zhang、Ngiap-Kie Lim、Bang-Chi Chen、Kenneth T. Locke、Kevin M. O’Malley、Litao Zhang、Rai Ajit Srivastava、Bowman Miao、Daniel S. Meyers、Hossain Monshizadegan、Debra Search、Denise Grimm、Rongan Zhang、Thomas Harrity、Lori K. Kunselman、Michael Cap、Pathanjali Kadiyala、Vinayak Hosagrahara、Lisa Zhang、Carrie Xu、Yi-Xin Li、Jodi K. Muckelbauer、Chiehying Chang、Yongmi An、Stanley R. Krystek、Michael A. Blanar、Robert Zahler、Ranjan Mukherjee、Peter T. W. Cheng、Joseph A. Tino
    DOI:10.1021/jm9016812
    日期:2010.4.8
    to be a potent and selectiv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 α agonist, with an EC50 of 10 nM for human PPARα and ∼410-fold selectivity vs human PPARγ in PPAR-GAL4 transactivation assays. Similar potencies and selectivity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full length receptor co-transfection assays. Compound 2 has negligible cross-reactivity against a panel of human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s
    发现一种基于1,3-氧苄基甘酸的化合物2(BMS-687453)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激动剂,对人PPARα的EC 50为10 nM,相对于人的选择性约为410倍PPAR-GAL4反式激活测定中的PPARγ。在全长受体共转染试验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效价和选择性。化合物2与包括PPARδ在内的一系列人类核激素受体的交叉反应性可以忽略不计。化合物2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药理学和安全性,因此被选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脂异常的候选药物。确定了与PPA配体结合域(LBD)配合的早期化合物12和化合物2的X射线共晶体结构。讨论了具有PPARα的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在SAR的发展中的作用,最终导致了化合物2的发现。
查看更多